[發明專利]一種低排放內燃機的進氣及排氣處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57680.5 | 申請日: | 2021-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293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偉;黃永仲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35/10 | 分類號: | F02M35/10;F02M25/00;F02M25/12;F02M26/19;F01N13/00;F01N3/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海心聯合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王洪娟;冼俊鵬 |
| 地址: | 537006 廣西***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排放 內燃機 排氣 處理 系統 | ||
1.一種低排放內燃機的進氣及排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惰性氣體儲存罐(1)、氧氣儲存罐(2)、氧氣發生器(3)、黑碳燃燒裝置(4)、燃料罐(5)、混合器(6),所述惰性氣體儲存罐(1)的輸出端、氧氣儲存罐(2)的輸出端、氧氣發生器(3)的氧氣輸出端連接于同一供氣管(7),所述供氣管(7)連接內燃機(8)的進氣管(9),所述混合器(6)位于所述供氣管(7)上,所述供氣管(7)遠離所述進氣管(9)的一端設有第一控制閥(10),所述惰性氣體儲存罐(1)的輸出端設有第二控制閥(11),所述氧氣儲存罐(2)的輸出端設有第三控制閥(12),所述氧氣發生器(3)的氧氣輸出端設有第四控制閥(13),所述黑碳燃燒裝置(4)通過第一尾氣管(14)連接所述內燃機(8)的排氣管(15),所述黑碳燃燒裝置(4)與排氣管(15)之間的第一尾氣管(14)上設有第五控制閥(16),所述第五控制閥(16)通過第二尾氣管(17)連接所述混合器(6)的輸入端,所述氧氣發生器(3)的氧氣輸出端通過第一補氣管(18)連接所述黑碳燃燒裝置(4)的輸入端,所述第一補氣管(18)上設有第六控制閥(19),所述燃料罐(5)通過燃料管(20)連接所述黑碳燃燒裝置(4),自所述燃料罐(5)到所述黑碳燃燒裝置(4)的燃料管(20)上依次設有燃料泵(21)、第七控制閥(2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排放內燃機的進氣及排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黑碳燃燒裝置(4)包括殼體(23),所述殼體(23)的兩端分別連接所述第一尾氣管(14),所述殼體(23)的內部設有電爐絲(24)。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低排放內燃機的進氣及排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23)內設有連接所述燃料管(20)的噴嘴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低排放內燃機的進氣及排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噴嘴機構包括連接所述燃料管(20)的環形管(25),所述環形管(25)的圓周上設有多個均勻布置并指向所述電爐絲(24)的噴嘴(3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排放內燃機的進氣及排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料罐(5)內存儲有低污染燃料。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低排放內燃機的進氣及排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管(15)與第五控制閥(16)之間的第一尾氣管(14)上設有中冷器(26)。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低排放內燃機的進氣及排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管(15)與中冷器(26)之間的第一尾氣管(14)上設有后處理機構(27)。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低排放內燃機的進氣及排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處理機構(27)包括依次連接的柴油機氧化催化器(DOC)、選擇性催化還原裝置(SCR)。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低排放內燃機的進氣及排氣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處理機構(27)包括依次連接的柴油機氧化催化器(DOC)、碳煙顆粒捕捉器(DPF)、選擇性催化還原裝置(SCR)。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768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可動態定向的三維矢量土壓力傳感器
- 下一篇:一種多相機智能攝影測量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