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芯及電池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56447.5 | 申請日: | 2021-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6435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胡賢飛;陳博;余正發;彭沖;李俊義;徐延銘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4/13 | 分類號: | H01M4/13;H01M10/0525;H01M10/0587;H01M50/5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許靜;黃燦 |
| 地址: | 51918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 | ||
本申請提供一種電芯及電池,其中,電芯包括正極片、負極片和隔膜,正極片和負極片層疊設置,正極片和負極片之間具有至少一片隔膜,負極片設有至少兩個間隔設置的第一極耳。通過在負極片上間隔設置多個第一極耳,可以使電流較均勻的分布在負極片上。負極片上各處電流密度相差較小,可以降低負極耳附近析鋰風險,從而降低了電池的安全隱患。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鋰離子電池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電芯及電池。
背景技術
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電池在人們生活中的應用日益廣泛,人們對電池性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為提高電池的充電速度,通常采用負極極耳中置結構。但是,由于負極片的電流均通過中置的極耳,導致負極極耳處的電流密度高于負極片上其他位置的電流密度,充電過程中負極耳附近區域容易發生析鋰,安全隱患高。
申請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芯及電池,解決了電池充電過程中,負極耳附近區域容易發生析鋰,安全隱患高的問題。
為達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芯,所述電芯包括正極片、負極片和隔膜;
所述負極片設有至少兩個間隔設置的第一極耳;
所述正極片包括正極集流體和第二極耳,所述正極集流體的第一面和第二面均設有第一活性材料層,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層中設有露出集流體的凹槽,所述第二極耳設于所述凹槽內;
所述正極片和所述負極片層疊設置,所述正極片和所述負極片之間具有至少一片隔膜。
可選的,多個所述第一極耳均勻間隔設置于所述負極片。
可選的,所述正極片和所述負極片層疊后按照預設折數進行卷繞,所述第一極耳的數量小于或等于所述預設折數。
可選的,所述預設折數的數量為所述第一極耳的數量的2倍至3倍。
可選的,所述負極片包括負極集流體,所述負極集流體設有多個凸起區域。
可選的,所述凹槽為四邊形區域,所述凹槽有三邊與第一活性材料層鄰接,所述第二極耳設于所述凹槽內。
可選的,所述凹槽距離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層第一邊的距離,與所述凹槽距離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層第二邊的距離之差,不超過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層最長長度的十分之一;
其中,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層的第一邊和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層的第二邊為相對邊,且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層的第一邊和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層的第二邊均為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層的最外圍邊。
可選的,所述凹槽距離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層第一邊的距離,與所述凹槽距離所述第一活性材料層第二邊的距離相等。
可選的,所述正極片包括至少兩個所述第二極耳。
可選的,所述正極片和所述負極片層疊設置并卷繞形成所述電芯,所述電芯的最外層為未覆蓋第一活性材料層的正極集流體。
第二方面,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電池,所述電池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電芯。
本申請實施例中,電芯包括正極片、負極片和隔膜,正極片和負極片層疊設置,正極片和負極片之間具有至少一片隔膜,負極片設有至少兩個間隔設置的第一極耳。通過在負極片上間隔設置多個第一極耳,可以使電流較均勻的分布在負極片上。負極片上各處電流密度相差較小,可以降低負極耳附近析鋰風險,從而降低了電池的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的說明本申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現對說明書附圖作如下說明,顯而易見地,下述附圖僅是本申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所列附圖獲得其他附圖。
圖1是本申請實施例提供的負極片的結構示意圖之一;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冠宇電池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644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