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涼感整理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56414.0 | 申請日: | 2021-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872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明(設計)人: | 張麗;徐晶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愛爾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N3/14 | 分類號: | D06N3/14;D06N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紀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陸惠中;王永偉 |
| 地址: | 201507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整理 及其 制備 方法 應用 | ||
本發明涉及紡織助劑的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涼感整理劑,按重量份計,原料至少包含:30?45份石蠟乳化溶液,30?50份無機粉體,20?40份聚氨酯樹脂;所述石蠟乳化溶液中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計,包含5?15%C16?C20正構烷烴石蠟、5?15%乳化劑、余量水。本發明要是用于紡織面料的技術領域,將該涼感整理劑可以通過刮涂的方式將涼感整理劑涂到紡織面料,可得到梭織物,其中梭織物的涼值能達到≥0.4W/cm2,有明顯的接觸涼感。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紡織助劑的技術領域,具體的更涉及一種涼感整理劑及其制備方法與應用。
背景技術
相變材料(PCM-Phase Change Material)是指溫度不變的情況下而改變物質狀態并能提供潛熱的物質。轉變物理性質的過程稱為相變過程,這時相變材料將吸收或釋放大量的潛熱,微膠囊相變材料是將微膠囊技術應用到相變材料中而形成的新型復合相變材料,這種材料廣泛應用:航天、建筑、服裝、制冷設備、軍事、通訊電力等技術領域,在我國已經列為國家級研發利用序列。一旦在人類生活被廣泛應用,將成為節能環保的最佳綠色環保載體,現有紡織品涼感整理劑主要成分以涼感硅油,蛋白絲,木糖醇,赤蘚糖醇為主,個別廠家用到無機和有機相變微膠囊,這些產品表現出來的涼值較低,持久性欠佳。
發明內容
在符合本領域常識的基礎上,上述各優選條件,可任意組合,而不超出本發明的構思與保護范圍。
為了解決上述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涼感整理劑,按重量份計,原料至少包含:30-45份石蠟乳化溶液,30-50份無機粉體,20-40份聚氨酯樹脂;所述石蠟乳化溶液中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計,包含5-15%C16-C20正構烷烴石蠟、5-15%乳化劑、余量水。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的涼感整理劑,原料至少包含:35-40份石蠟乳化溶液,35-45份無機粉體,25-35份丙烯酸樹脂;所述石蠟乳化溶液中原料按重量百分比計,包含8-12%C16-C20正構烷烴石蠟、8-12%乳化劑、余量水。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無機粉體的粒徑為3000-5000目。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無機粉體選自納米二氧化硅、滑石粉、硅藻土、高嶺土中的至少一種。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正構烷烴石蠟選自C16正構烷烴石蠟、C17正構烷烴石蠟、C18正構烷烴石蠟中的至少一種。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乳化劑選自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單甘油脂肪酸甘油酯、十二烷基苯磺酸鈉、十二烷基苯硫酸鈉、吐溫、和硬脂酸鈉中的至少一種。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聚氨酯樹脂的粘度為1500-3000mPa.S;非揮發組分含量為40-50%。
本發明的第二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所述的涼感整理劑的制備方法,步驟包括:
(1)將正構烷烴石蠟、乳化劑、水進行混合,乳化約1-4小時,50-70℃保溫備用,得到石蠟乳化溶液;
(2)將向石蠟乳化溶液中加入無機粉體、聚氨酯樹脂,恒溫攪拌2-5小時即得。
本發明的第三個方面提供了一種所述的涼感整理劑的應用,應用于紡織品。
作為一種優選的技術方案,本發明中所述涼感整理劑對紡織面料進行刮涂即得到成品,所得成品為紡織面料布重的1.5倍以上。
本發明相對于現有技術具有如下的顯著優點及效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愛爾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愛爾企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641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