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微波-熱風耦合的水性合成革干燥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55636.0 | 申請日: | 2021-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819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9 |
| 發明(設計)人: | 范浩軍;陳意;石碧;向均;顏俊;陳治軍;李成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大學 |
| 主分類號: | D06N3/00 | 分類號: | D06N3/00;B05D3/02;B05D3/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知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325 | 代理人: | 馬超前 |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微波 熱風 耦合 水性 合成革 干燥 工藝 | ||
一種微波?熱風耦合的水性合成革干燥工藝,將微波加熱器和熱風干燥箱耦合,即在涂臺處設置微波加熱器,待水分蒸發80%后,轉換至熱風干燥。更為重要的是,在微波干燥器中,分別在首尾兩端加裝特殊的水分檢測傳感器,對涂層水份含量進行在線監測;同時在涂層漿料體系中添加硬脂酸鹽類熱穩定劑,進一步防止因局部過熱導致涂層材料組份發生降解反應。本發明既克服了傳統熱風、遠紅外等干燥工藝由表及里干燥,表面成膜又阻礙內部水份蒸發,進一步降低了干燥效率的缺點,又避免了后期因水份含量低導致局部溫度過高聚合物發生支化、交聯、降解等缺點,具有過程安全、節能環保、干燥速率快等特點,可廣泛用于各類水性合成革及水性超纖革的生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合成革制造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微波-熱風耦合的水性合成革干燥工藝。
背景技術
采用溶劑型聚氨酯生產合成革,大量使用有機溶劑,VOCs無序排放導致環境污染和人體健康損害,阻礙了合成革工業的發展。水性聚氨酯(簡稱WPU)鏈上含有親水基團,以水作為分散介質,具備可再涂加工性強、力學強度高、彈性好、耐磨、耐老化、耐低溫的優良性能,還具備無毒、不燃、安全環保以及良好的透氣透濕等優點,替代了溶劑型聚氨酯在合成革中的應用。另外,水基聚氨酯經干燥后的涂膜后對基材起到裝飾和保護作用,在合成革、涂料、紡織涂層、建筑、家具、印刷等眾多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由于水的汽化潛熱大(40.8KJ/mol),飽和蒸氣壓高,水性涂層干燥速度只有溶劑型的50%,導致生產效率低、能耗高。通常采用的熱風干燥、遠紅外干燥等技術,均為由表及里干燥,表面成膜后進一步阻礙內部水份蒸發,既降低了干燥速度,還會引起鼓泡、脫層等質量事故。紅外加熱干燥相比熱風干燥來能夠縮短整個干燥過程,但是會產生明顯的溫度梯度,它的干燥也是由表面向內部延伸的,這就使得它不適合用于干燥較厚的涂膜,紅外干燥只能加熱紅外線能夠照射到的區域,不能用來干燥立體的物件,并且紅外干燥對于能量的消耗也較大。而微波輻照能夠快速作用于水分子,使水分子隨電場方向變化而轉動,劇烈振動和摩擦,部分微波能以熱能的形式表現出溫度的升高,有利于WPU乳液中水分蒸發。更重要的是,微波干燥是表里同步干燥,內外不會形成溫度差,從而有效避免了因表面成膜后又阻礙內部水份蒸發的現象發生。微波干燥過程中隨著水分揮發,乳液粒子緊密堆積,聚合物乳液粒子表面吸附的保護層被破壞,間隙越來越小形成毛細管,毛細管作用迫使乳液粒子變形,最后乳液粒子中呈線團狀的聚合物相互靠近、高分子鏈相互擴散,線團結構相互融合,最終形成連續的聚合物涂膜。
微波干燥一方面具有簡單易行、即停即用、無污染等特點。在微波干燥技術用于合成革的制造方面,國內專利多集中在干燥設備的研發上,較少涉及具體干燥工藝。如中國專利CN201910878590公開了一種微波干燥合成革水性聚氨酯涂層裝置制造方法及圖紙,另一申請號為201310431121.7則公開了一種水性聚氨酯合成革用涂布微波加熱烘箱及其控制方法。實際上,微波干燥工藝設計不當會嚴重影響干燥后涂層的性能,甚至導致聚合物發生支化、交聯或熱降解反應。如張昌龍等人發現與熱風干燥相比,微波干燥會使皮革涂膜的拉伸性能和耐寒性能發生了較大改變。蔡佳斌等人也研究了微波干燥對單組分和雙組分WPU材料的影響,發現微波能夠加速雙組分WPU木器涂料中水分揮發,降低異氰酸酯和水的副反應,但會大幅提升涂膜干燥后的硬度,降低耐寒性。究其原因,主要因為是干燥后期,水分含量較低,電磁場釋放的能量無法完全被水分吸收,多余的能量就會導致聚合物交聯、大分子鏈斷裂甚至降解,從而影響涂層的性能。
發明內容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大學,未經四川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563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