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云計算管理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55334.3 | 申請日: | 2021-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053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孫辰軍;袁翰青;楊會峰;王占魁;王靜;張志;王騰;徐磊;周文芳;王立瑋;遇炳杰;劉汝坤;樊京杭;楊鈺雪;劉瑞英;聶祥謙;魏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9/50 | 分類號: | G06F9/50;G06F11/14 |
| 代理公司: | 石家莊新世紀專利商標事務所有限公司 13100 | 代理人: | 劉文靜;王瑞紅 |
| 地址: | 050022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 計算 管理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云計算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云計算管理系統,具體包括中央處理單元、多個數據獲得單元、多個數據匯總中繼單元、第一資源調節單元、第二資源調節單元以及數據協助處理單元;其中,多個數據獲得單元,分別設置并于管理系統中的各個分布式計算機上;多個數據匯總中繼單元,匯總即時信息,并發送至第一資源調節單元以及第二資源調節單元;第一資源調節單元,對系統資源的分配進行第一類型調整;第二資源調節單元,對系統資源的分配進行第二類型調整;數據協助處理單元,對需要進行云計算處理的中間數據進行協助處理。通過本發明,實現對云計算系統的運算量的精確調節和能耗的準確控制,提高了系統的效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云計算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智能云計算管理系統。
背景技術
云計算分布式計算技術的一種,其最基本的概念,是透過網絡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服務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搜尋、計算分析之后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透過這項技術,網絡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達成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信息,達到和“超級計算機”同樣強大效能的網絡服務。
一個基于云計算技術的計算機管理稱為“云”。云計算具有以下特點:
超大規模“云”具有相當的規模,企業私有云一般擁有數百上千臺服務器。“云”能賦予用戶前所未有的計算能力;
模擬化,云計算支持用戶在任意位置、使用各種終端獲取應用服務。所請求的資源來自“云”,而不是固定的有形的實體。應用在“云”中某處,但實際上用戶無需了解、也不用擔心應用的具體位置;
高可靠性,“云”使用了數據多副本容錯、計算節點同構可互換等措施來保障服務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計算比使用本地計算機可靠;
通用性,云計算不針對特定的應用,在“云”的支撐下可以構造出千變刀化的應用,同一個“云”可以同時支撐不同的應用;
高可擴展性,“云”的規模可以動態伸縮,滿足應用和用戶規模增長的需要;
極其廉價,由于“云”的特殊容錯措施可以采用極其廉價的節點來構成云。然而現有的云計算系統,在整體資源或系統整體運算量調配方面依然存在效率低、能耗高的缺陷,以及系統分布式終端機數據獲取的可靠性低的問題,這導致整個云計算系統無法發揮其巨大高效的計算能力。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提出一種智能云計算管理系統,所述系統包括沖央處理單元、多個數據獲得單元、多個數據匯總中繼單元、第一資源調節單元、第二資源調節單元、以及數據協助處理單元;其中,
所述多個數據獲得單元,分別設置并于所述管理系統中的各個分布式計算機上,用于根據中央處理單元的指令獲得于分布式計算機的各模擬機的即時;
所述多個數據匯總中繼單元,用于匯總各數據獲得單元獲得的即時信息,并將匯總的即時信息發送至第一資源調節單元以及第二資源調節單元;
所述第一資源調節單元,用于接收各個數據匯總中繼單元傳送的即時信息,依據預設的第一資源調節準則對系統資源的分配進行第一類型調整;
所述第二資源調節單元,用于接收各個數據匯總中繼單元傳送的即時信息,依據預設的第二資源調節準則對系統資源的分配進行第二類型調整:以及所述數據協助處理單元,用于對需要進行云計算處理的中間數據進行協助處理。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所述數據獲得單元具體包括:
數據接收電路,用于接收獲得中央處理單元指令,通過模擬機定位器獲得在分布式計算機上的模擬機的即時信息,再將獲得的信息發送到數據冗余刪減電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未經國網河北省電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國家電網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533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