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軋機輥縫調整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54380.1 | 申請日: | 2021-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254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2-13 |
| 發明(設計)人: | 胡亮;葛金朋;李瑞;張澤朋;李東寧;徐芳;艾矯健;周政;楊孝鶴;童燕成;黃爽 | 申請(專利權)人: | 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B37/58 | 分類號: | B21B37/58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沛德權律師事務所 11302 | 代理人: | 修雪靜 |
| 地址: | 063200***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軋機 調整 方法 裝置 存儲 介質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軋機輥縫調整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應用于軋機組中,所述軋機組包括N架軋機,N為正整數,所述方法包括:檢測帶鋼尾部在所述軋機組的位置;在所述位置到達預設位置時,將第M架軋機的輥縫由初始開度調整至預設開度,M為小于N的正整數;確定第M+1架軋機至第N架軋機中每架軋機與上一軋機之間的輥縫調整時間間隔,以及所述每架軋機的輥縫調整開度;基于所述每架軋機與上一軋機之間的輥縫調整時間間隔,以及所述每架軋機的輥縫調整開度,對所述每架軋機的輥縫進行調整。本發明可以有效地避免帶鋼在生產過程中,其尾部發生甩尾、厚度偏差等穩定性問題。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軋鋼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軋機輥縫調整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
背景技術
隨著鋼鐵領域各種技術的發展,鋼鐵市場的競爭也愈來愈激烈。薄規格帶鋼作為鋼鐵領域的一個重要鋼種,其生產技術的擴展和創新也成為鋼鐵領域的關鍵。隨著帶鋼厚度越來越薄,帶鋼尾部的穩定性變差,在軋制過程中容易出現帶鋼跑偏甩尾和扎破事故,進而導致軋機組停機或者工作輥的更換,影響生產運行。因此,如何提高帶鋼尾部的穩定性是亟需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軋機輥縫調整方法、裝置及存儲介質,解決了現有技術中薄規格帶鋼在生產過程中,其尾部易發生甩尾、跑偏和軋破等穩定性問題,實現了提高軋機組在軋制過程中帶鋼尾部穩定性的技術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一種軋機輥縫調整方法,應用于軋機組中,所述軋機組包括N架軋機,N為正整數,所述方法包括:
檢測帶鋼尾部在所述軋機組的位置;
在所述位置到達預設位置時,將第M架軋機的輥縫由初始開度調整至預設開度,M為小于N的正整數;
確定第M+1架軋機至第N架軋機中每架軋機與上一軋機之間的輥縫調整時間間隔,以及所述每架軋機的輥縫調整開度;
基于所述每架軋機與上一軋機之間的輥縫調整時間間隔,以及所述每架軋機的輥縫調整開度,對所述每架軋機的輥縫進行調整。
優選地,在所述檢測帶鋼尾部在所述軋機組的位置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檢測是否存在拋鋼信號;
若是,檢測帶鋼尾部在所述軋機組的位置。
優選地,所述在所述位置到達預設位置時,將第M架軋機的輥縫由初始開度調整至預設開度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
確定所述第N架軋機的帶鋼出口厚度、第M-1架軋機的帶鋼出口厚度和所述帶鋼在所述第N架軋機出口的帶鋼超差長度;
基于所述第N架軋機的帶鋼出口厚度、所述第M-1架軋機的帶鋼出口厚度和所述帶鋼在所述第N架軋機出口的帶鋼超差長度,確定所述預設位置。
優選地,所述確定第M+1架軋機至第N架軋機中每架軋機與上一軋機之間的輥縫調整時間間隔,包括:
針對所述第M+1架軋機至第N架軋機中每架軋機,基于該軋機的下一軋機與所述該軋機之間的距離,以及所述該軋機的下一軋機的軋輥運行速度,確定所述該軋機與所述上一軋機之間的輥縫調整時間間隔。
優選地,所述帶鋼超差長度的范圍為小于等于10m。
優選地,所述軋機組包括7架軋機,所述第M架軋機為第4架軋機,所述確定第M+1架軋機至第N架軋機中每架軋機與上一軋機之間的輥縫調整時間間隔,包括:
分別確定第5架軋機與第4架軋機之間的第一輥縫調整時間間隔、第6架軋機與第5架軋機之間的第二輥縫調整時間間隔、第7架軋機與第6架軋機之間的第三輥縫調整時間間隔;
所述基于所述每架軋機與上一軋機之間的輥縫調整時間間隔,以及所述每架軋機的輥縫調整開度,對所述每架軋機的輥縫進行調整,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首鋼京唐鋼鐵聯合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4380.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