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錨碇設計及施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53148.6 | 申請日: | 2021-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2323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25 |
| 發明(設計)人: | 李曉峰;郭萬中;陳鳴;游川;肖灑;枚龍;沈俊成;黃劍鋒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D19/14 | 分類號: | E01D19/14;E01D21/00;E01D11/02;E02D27/12;E02D27/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遠大卓悅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李琴 |
| 地址: | 400042 *** | 國省代碼: | 重慶;50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設計 施工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錨碇設計及施工方法,利用橋梁原有永久結構樁基進行設計,通過在橋梁兩側錨碇位置增設樁基,然后在新增結構樁基與永久結構樁基頂部澆筑混凝土承臺,樁基嵌入承臺之中,并通過系梁將前后兩個承臺相連,主纜使用臨時拉鎖通過預埋導管穿過錨碇并錨固于后錨面,錨碇用來抵抗主纜的拉力。本發明采用永臨結合群樁基礎與承臺的方式設置錨碇,代替常規的重力式錨碇,受力明確,施工方便、造價低廉,能夠推動橋梁事業發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橋梁施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本發明涉及一種錨碇設計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術
懸索橋錨碇常用的有隧道式錨碇和重力式錨碇,當橋頭的岸邊有堅固的巖層時,主纜可通過隧道式錨碇或巖錨的方式錨固在巖石中;如果岸邊沒有合適的錨固巖層,則可采用重力式錨碇,重力式錨碇基礎一般采用沉井或沉箱式、地下連續墻、淺埋擴大式等方式。
與前述基礎相比,樁基是錨碇基礎很少采用的形式,這主要是因為樁基結構相對較輕,而作用機理比較復雜,設計者對其在運營期間能否有效控制位移并無很大把握。目前,錨碇樁基的應用在國內尚無先例,不過在國外則有成功的應用,如1997年建于美國洛杉磯的文森特橋(Vincent Thomas Bridg歐2007年在加利福利亞建成的新卡圭尼茲大橋(NewCarquinez Bridge)。
新卡圭尼茲大橋位于舊金山海灣,其跨度為147m+728m+181m,相應的地層為:上部為厚度15~24m的軟土、松砂,下部為基巖。此外,地下水位高,地震時砂土可能會發生液化。該橋的南錨碇采用了樁基形式,如圖1和圖2所示。所采用的樁為直徑760mm的現場灌注鋼管管樁(Cast-in-Situ-Steel Pipe Pile)共計380根,樁距為2.63倍樁徑,為抵抗纜索的拉力,其中有占總數55%的樁為斜樁,斜率達1:3。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錨碇設計及施工方法,采用永臨結合群樁基礎與承臺的方式設置錨碇,代替常規的重力式錨碇,受力明確,施工方便、造價低廉,能夠推動橋梁事業發展。
為了實現根據本發明的這些目的和其它優點,提供了一種錨碇設計及施工方法,利用橋梁原有永久結構樁基進行設計,通過在橋梁兩側錨碇位置增設樁基,然后在新增結構樁基與永久結構樁基頂部澆筑混凝土承臺,樁基嵌入承臺之中,并通過系梁將前后兩個承臺相連,主纜使用臨時拉鎖通過預埋導管穿過錨碇并錨固于后錨面,錨碇用來抵抗主纜的拉力。
優選的是,具體施工步驟包括:
步驟一:平整場地,施沉鋼護筒,架設鉆機,采用沖擊鉆、旋挖鉆、回旋鉆至少一種施工工藝,施工橋梁兩側新增結構錨碇樁基;
步驟二:施沉鋼板樁圍堰,綁扎鋼筋,安裝模板,安裝預埋導管,澆筑系梁和承臺混凝土,完成錨碇施工。
優選的是,全橋共設計4個錨碇,東岸和西岸在左右幅各設置一個,錨碇設置在橋梁投影范圍內。
優選的是,新增結構樁基與永久結構樁基直徑及樁長一致。
優選的是,錨碇總體受力計算如下:
一、土體側向約束計算;
1)根據錨碇處地質情況,進行土體的水平抗力系數的比例系數m值的選取,第一種,對于一般土體,按《港口工程樁基規范》進行計算,并參考規范推薦值,m值按下式進行計算:
其中,vb為鋼樁頂水平位移量,大于10mm時,取10mm;C、為土體的粘聚力(kPa)、內摩擦角(°),按照規范及地勘報告確定,對多層土,按不同土層分別取值;
第二種,對于巖石類土體,根據《建筑基坑支護技術規程》進行計算選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經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中交第二航務工程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3148.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