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成像檢測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52619.1 | 申請日: | 2021-03-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3427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龍小昂;胡麗華;周興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華龍訊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T7/00 | 分類號: | G06T7/00;G06T7/90;G06T9/00;G06T5/4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聯科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賴學能 |
| 地址: | 518031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福華三***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工業 互聯網 成像 檢測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成像檢測系統及方法,包括步驟:通過ToF相機分別獲取產品在生產線間、工廠間以及企業間不同階段的不同角度的傾斜影像數據,通過改進ToF相機計算方式獲取產品信息,形成向量數據矩陣,對數據矩陣進行MPS編碼,對工業互聯網下所有產品數據進行計算,優化目的值Jm。本發明顯著地提高了產品生產識別匹配效率,克服了現有產品標識不統一等現象,且在準確率方面大大增強。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業互聯網技術領域,具體地涉及一種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成像檢測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基于工業互聯網下,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需要及時獲取相應信息,才能夠達到高效率匹配。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過程中,特別對于那些高端復雜精密的裝備,其設計復雜多變、制造流程較長、參與企業眾多,企業內各生產線間、工廠間以及企業之間存在大量非標準化的標識和采集數據格式不統一的問題,導致產品數據被保存在不同位置、不同設計的信息系統中,產品數據難以互通共享,形成了一個個“信息孤島”,難以形成產品全生命周期數字化,致使數據難以為企業帶來價值。工業互聯網下產品信息及其表達是實現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重要基礎。
而工業互聯網初級階段,沒有產品統一數據表示方式,且獲取的數據不準確,在數據量較大情況下不能確定產品類別,通過建設工業互聯網相關節點,針對企業使用的不同標識體系,提供產品信息數字化,實現公共編碼,幫助企業實現各環節、各企業間信息的對接與互通,將“信息孤島”轉變成基于統一標識的全流程信息自由流動,實現設計、生產、市場、售后信息的全面數字化與交互,提升企業知識價值與共享,優化產品開發與業務流程,降低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成本,從而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亟待解決。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成像檢測系統及方法,通過改進的ToF相機計算方式,形成向量數據矩陣,對數據矩陣進行MPS編碼,對工業互聯網下所有產品數據進行計算,優化目的值Jm,進而確定產品類別,顯著地提高了產品生產識別匹配效率,克服了現有產品標識不統一等現象,且在準確率方面大大增強。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基于工業互聯網的成像檢測系統及方法,包括步驟:通過ToF相機分別獲取產品在生產線間、工廠間以及企業間不同階段的不同角度的傾斜影像數據,其中包括通過改進ToF相機在至少四個方向角度獲取物體與相機的距離差D、相位差Δφ、光速C、調制頻率f,A1、A2、A3、A4是相位依次相差90度的相位,τ為相關系數,R為產品外接圓半徑,將上述參量串接形成不同階段、不同角度的多維向量數據;產品自身圖像像素數據,產品位置、生產車間代碼、公司代碼形成向量數據,將向量數據合并,形成向量數據矩陣,對數據矩陣進行MPS編碼,得到MPS數據包,根據預設數據結構解析所述MPS數據包,得到符合優化處理的結構化數據,并將得到的結構化數據傳輸到計算模塊,MPS為用于表達線性優化模型的模型數據存儲格式與傳輸格式,其中:
對工業互聯網下所有產品數據進行計算,優化目的值Jm,計算方式如下:
其中,uik表示產品數據點xk對產品類點vi的親和度;d(xk;vi)表示產品數據點xk到產品類點vi的距離;c為產品個數,n為待確認產品總個數;m為開關指數,m>1,開關指數越小表示產品分類越清晰,所以,U為c×n的親和度矩陣,X是n×p的待確認產品數據集矩陣,V為c×p的產品類點矩陣,迭代更新產品類點矩陣V和待確認產品數據集矩陣U實現目的值Jm的優化,其中,產品類點vi中每個元素vil的更新公式如下,其中,l=1,2,...,p:
而親和度uik的更新公式為: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華龍訊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華龍訊達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261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