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帶穿孔脫模機構的注塑模具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51971.3 | 申請日: | 2021-03-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17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15 |
| 發明(設計)人: | 鄭明洪;鄭東;王興成;徐輝;徐力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銘嵌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9C45/44 | 分類號: | B29C45/44;B29C45/33;B29C45/2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1600 上海市***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穿孔 脫模 機構 注塑 模具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帶穿孔脫模機構的注塑模具,涉及注塑模具技術領域。技術方案為一種帶穿孔脫模機構的注塑模具,包括左模和右模,所述右模上設置有斜導柱,所述左模上設置有側抽芯用的滑槽,所述滑槽內滑動連接有前模,所述前模上設置有注塑側通孔用的孔針,所述前模上設置有契合所述斜導柱的斜導孔,所述斜導柱從所述斜導孔內穿過,所述滑槽內還滑動連接有配合所述左模注塑的后模,所述孔針從所述后模內穿過,且所述前模與所述后模之間設置有連帶機構,所述連帶機構于所述前模移動固定距離后帶動所述后模移動。本申請結構合理,一次性脫模,并有效改善脫模時產品的變形情況。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注塑模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帶穿孔脫模機構的注塑模具。
背景技術
模具屬于生產過程中的中間產品,用于最終產品的生產,模具加工是材料成型的重要方式之一,與機械加工相比,具有工序少、材料利用率高、能耗低、易生產、效益高等特點,廣泛應用于汽車、能源、醫療、機械、電子、航空航天等各行業。隨著產品市場的發展,注塑產品的樣式越來越多樣化,并且,對產品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高,遇到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某些產品上設置有側通孔,即通孔的軸向與左模、右模移動的方向垂直,側通孔位置常采用的脫模機構為側抽芯機構。
例如公告號為CN205167441U的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新型斜導柱滑塊側抽芯注塑模具,包括動模組件和定模組件,動模組件包括支承板,支承板上方設有動模板,動模板上方設有推件板,支承板中心設有凸模,凸模穿過動模板和推件板,支承板上安裝有斜導柱;所述定模組件包括定模座板,定模座板中心設有澆口套,定模座板下表面安裝有與凸模相對應的型腔鑲件,型腔鑲件外套設有定模板,定模板內置有側型芯滑塊,側型芯滑塊內開設有與斜導柱相對應的斜導孔;所述支承板上安裝有導柱,支承板設有推出推件板的推桿。
上述相關技術中,動模組件與定模組件分離以進行脫模時,斜導柱隨著動模組件移動,受到斜導孔的導向作用,使得側型芯滑塊被迫沿著滑槽側向滑移,即側型芯滑塊脫模。當側通孔位置靠近產品的邊緣,并且側通孔的周邊存在其他結構,諸如曲面、凹槽時,需要另設模塊以配合模仁進行注塑,此時常規的操作是,將注塑側通孔用的針一體設置在模塊上,由側抽芯機構控制模塊和針同時脫模。但是,由于產品在冷卻時會存在一定程度的收縮,會導致產品套緊在注塑側通孔用的針上,使得模塊和針側抽芯脫模時會施加給產品側向的力,使得產品發生變形;厚度越薄的產品,變形量越大。
發明內容
為了改善脫模時產品的變形情況,本申請提供一種帶穿孔脫模機構的注塑模具。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帶穿孔脫模機構的注塑模具,采用如下方案:
一種帶穿孔脫模機構的注塑模具,包括左模和右模,所述右模上設置有斜導柱,所述左模上設置有側抽芯用的滑槽,所述滑槽內滑動連接有前模,所述前模上設置有注塑側通孔用的孔針,所述前模上設置有契合所述斜導柱的斜導孔,所述斜導柱從所述斜導孔內穿過,所述滑槽內還滑動連接有配合所述左模注塑的后模,所述孔針從所述后模內穿過,且所述前模與所述后模之間設置有連帶機構,所述連帶機構于所述前模移動固定距離后帶動所述后模移動。
通過采用上述方案,在左模和右模開模時,即左模和右模從合并狀態分開時,斜導柱從斜導孔內退出,在斜導柱退出的過程中,前模受到斜導柱和滑槽的雙重導向作用,從而使得前模上的孔針抽芯,此時后模抵住產品,防止孔針脫模時產品套緊在孔針上隨之移動而發生變形,在孔針脫離產品并隨著前模繼續后移一段距離之后,連帶機構使得前模帶著后模一同后移,產品與后模僅面貼合,后模脫模時對產品影響極小,從而有效減小了孔針脫模時產品的變形程度。
可選地,所述連帶機構包括設置在所述前模與所述后模之間的輔助彈簧,所述輔助彈簧的兩端分別支撐在所述前模與所述后模上,所述輔助彈簧內還套接有導向螺桿,所述導向螺桿穿過所述前模并螺紋連接在所述后模上,或所述導向螺桿穿過所述后模并螺紋連接在所述前模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銘嵌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銘嵌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5197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