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監管系統及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48126.0 | 申請日: | 2021-03-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3431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不公告發明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子佩 |
| 主分類號: | G06Q50/08 | 分類號: | G06Q50/08;G07C1/10;G07C9/29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650500 云南省昆明***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bim 建筑 施工 監管 系統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監管系統,包括BIM綜合控制中心(1)、施工人員模塊(2)、項目執行監管模塊(3)和安全報警模塊(4);所述BIM綜合控制中心(1)、施工人員模塊(2)、項目執行監管模塊(3)和安全報警模塊(4)之間通過通信網絡進行數據通信連接;所述BIM綜合控制中心(1)包括運算控制模塊(5)、輸入模塊(6)、綜合監視顯示模塊(7)和數據存儲模塊(8);所述運算控制模塊(5)分別和所述輸入模塊(6)、綜合監視顯示模塊(7)和數據存儲模塊(8)之間進行數據連接。本發明通過提前對建筑模型進行數據和建筑要求的計算機化描述,從而實現計算機處理,同時,通過可視化的描述和物聯網化的描述,實現計算機的可視化管理,從而改變傳統的不夠可視化的管理方式,提供立體的建筑管理方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工程管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監管系統及方法。
背景技術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進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它具有信息完備性、信息關聯性、信息一致性、 可視化、協調性、模擬性、優化性和可出圖性八大特點。
從BIM設計過程的資源、行為、交付三個基本維度,給出設計企業的實施標準的具體方法和實踐內容。BIM(建筑信息模型)不是簡單的將數字信息進行集成,而是一種數字信息的應用,并可以用于設計、建造、管理的數字化方法。這種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環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個進程中顯著提高效率、大量減少風險。目前,在減振工程管理領域已經有了相應的而應用;如,
專利CN112116228A公開一種基于BIM的工程項目動態安全監管系統,包括:管理平臺及安全終端設備,所述管理平臺包括:定位模塊,通信輸出模塊;所述安全終端設備包括:通信接收模塊,身份識別模塊,中央處理模塊;所述管理平臺還包括:存儲模塊;監控模塊。本發明中,比現有技術更精確的施工人員定位,基于此技術可達到的更高的施工監管標準;設置了多種監管方式,管理人員與現場施工人員的溝通信息更為豐富;通過加入對安全終端設備佩戴者的風險評估和實時危險警報的模塊使的現場施工人員的安全更有保障;結合了BIM模型的優勢,將建筑的三維信息結合運用于施工監管,使監管的效果更為優秀。
專利CN107993057A公開了一種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監管方法,本發明公開了建筑施工監管技術領域的一種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監管方法,該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的監管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建立BIM模型:通過計算機進行虛擬施工場地布置,添加建筑物模型,輸入建筑材料信息;S2:生成檢查點;S3:標注問題位置;S4:修復問題位置;S5:驗收;S6:匯總驗收狀況:將各個位置的驗收情況進行匯總,存入服務器,該發明提出的一種基于BIM的建筑施工監管方法,將BIM應用于建筑施工監管方法中,提高了信息的完備性,使得信息管理具有高效性,提高了施工效率,解決了傳統的現場人工監管的資料繁多,尋找不易,效率低下的問題,防止了監管人員的舞弊行為,提高了施工質量,成本低廉。
專利CN11651412A公開一種基于BIM 的基礎設施建筑監理方法本申請提供本申請提供基于BIM技術的建筑工程監理平臺及其平臺搭建方法,用于整合建筑施工文件材料并以可視化方式呈現從而便于監理工作,包括資料數據存儲庫和可視化模型,所述資料數據存儲庫中包括作為依據參考的標準規范文件和工程過程文件;所述可視化模型包括模型本體和多個鏈接塊,所述模型本體包括多個實體塊,所述實體塊上根據實際結構位置設置多個標記點,所述鏈接塊設置在標記點處;存儲在資料數據存儲庫中的工程過程文件與對應的鏈接塊進行鏈接;所述平臺還包括人機交互界面,所述可視化模型和資料數據存儲庫均與人機交互頁面進行數據交換并由使用者在人機交互界面上進行操作,激活可視化模型中的鏈接塊查看對應的工程過程文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子佩,未經趙子佩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48126.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子信息工程用通信塔的架構結構
- 下一篇:一種油電混動鉆沖一體化打樁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