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道路分隔防撞護欄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47265.1 | 申請日: | 2021-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720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王朋朋;王蕾;謝祥;袁麗婷;郭麗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中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1F15/02 | 分類號: | E01F15/02;E01F9/619;E01F9/669;E01F9/615;E03B3/02;E01H3/04;A01G25/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高炬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376 | 代理人: | 洪美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道路 分隔 護欄 | ||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道路分隔防撞護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設置有轉換機構,所述轉換機構的上端外表面設置有護欄,所述護欄與底座之間設置有支護板,所述底座的左側外表面設置有收集機構,所述底座的右側外表面設置有清理機構;所述轉換機構包括弧形槽、弧形板、限位槽、活動槽一、支撐框、支板、凹槽、鋼球、活動槽二、彈簧氣囊、活動塊、限位腔、活動桿一、活動桿二、插槽、儲存囊一,所述護欄的下端外表面開設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內部轉動連接有弧形板,該裝置能夠使護欄在受到車輛外力撞擊下,將損壞的前桿與完好的后桿旋轉切換位置并再次固定,同時能夠起到警示后方車輛以及對后桿再次輔助支撐固定的目的。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護欄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道路分隔防撞護欄。
背景技術
公路防撞護欄是最重要的交通基礎設施,我國高速公路是從80年代發展起來的,是高速公路重要維護和安全保障設施。
現有專利(公告號:CN108867468B)一種應用于山區道路的安全護欄,包括:架體,底部具有若干用以插置至地面下的第一固定柱,且架體前后貫穿的開設有兩個縱向上下布置的容置腔,并形成由上而下排列的上梁、中梁以及下梁;若干緩沖組件,陣列布置的安裝于架體中,每一緩沖組件均包括由上而下設置的上緩沖件、第一轉軸、中緩沖件、第二轉軸、下緩沖件,且第一轉軸的上下兩端分別穿置于上緩沖件和中緩沖件內部并可沿前后方向滑動,第二轉軸的上下兩端分別穿置于中緩沖件和下緩沖件內部并可沿前后方向滑動,第一轉軸的下端伸入中緩沖件內并套裝有第一齒輪,第二轉軸的上端伸入中緩沖件內并套裝有與第一齒輪相嚙合的第二齒輪;至少一個撐架,撐架一端固連于架體后端面,另一端傾斜向下并連接有用以插置至地面下的第二固定柱。
在實現本發明過程中,發現現有技術中至少存在如下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1.在我國西北部分山區中,在山路中行駛彎道較多極易發生碰撞欄桿的事故,但由于地面塵土較大,山路崎嶇,山體遮擋等原因,即使發生事故也無法讓后方車輛觀察到而及時繞行,從而造成交通堵塞的現象發生,同時山區護欄撞折也無法被檢修人員快速檢測到并對損壞部分檢修,進而為后續車輛的行駛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
2.在西北干旱的山區路段,路面灰塵較大,不便于使用者對路況進行勘察,同時干旱地區少雨,導致大量山區樹木枯死,從而導致綠林沙化,傳統的防撞護欄無法對雨水收集,對路面灑水降低塵揚以及澆灌樹木,進而降低裝置的使用效率。
為此,提出一種道路分隔防撞護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道路分隔防撞護欄,該裝置能夠使護欄在受到車輛外力撞擊下,將損壞的前桿與完好的后桿旋轉切換位置并再次固定,同時能夠起到警示后方車輛以及對后桿再次輔助支撐固定的目的,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道路分隔防撞護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外表面設置有轉換機構,所述轉換機構的上端外表面設置有護欄,所述護欄與底座之間設置有支護板,所述底座的左側外表面設置有收集機構,所述底座的右側外表面設置有清理機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中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安徽中軒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47265.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