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雙因子補償的連續逆模式高效率寬帶功率放大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44345.1 | 申請日: | 2021-03-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9462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明(設計)人: | 朱曉維;趙子明 | 申請(專利權)人: | 東南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3F1/42 | 分類號: | H03F1/42;H03F3/21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沈廉 |
| 地址: | 211189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因子 補償 連續 模式 高效率 寬帶 功率放大器 | ||
1.一種基于雙因子補償的連續逆模式高效率寬帶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該功率放大器主要包括:輸入匹配網絡(1)、場效應管T(2)、端接負載(7)以及輸出匹配網絡(8),其中輸出匹配網絡(8)包括調優網絡(3)、第二偏置網絡(TB2)、雙因子諧波匹配網絡即第一因子諧波匹配網絡(5)和第二因子諧波匹配網絡(4)、以及基波電抗補償網絡(6);輸入信號(RF)連接到輸入匹配網絡(1)的輸入端,輸入匹配網絡(1)另一端與場效應管T(2)柵極連接,同時通過第一偏置網絡(TB1)與柵極供電電壓(Vg)和第四電容(C4)連接,場效應管T(2)的漏極連接到輸出匹配網絡(8),輸出匹配網絡(8)的輸出端通過端接負載(7)接地;
該功率放大器的實現首先通過設定雙因子即第一擴展因子β和第二擴展因子γ的值,進而得出場效應管T(2)的二次諧波阻抗的值;然后,通過雙因子諧波匹配網絡即第一因子諧波匹配網絡(5)和第二因子諧波匹配網絡(4)進行匹配;最后,通過確定電抗擴展因子α的值,利用調優網絡(3)和基波電抗補償網絡(6)來使所設計的功率放大器工作于連續逆模式的狀態下,達到最理想的性能指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雙因子補償的連續逆模式高效率寬帶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輸出匹配網絡(8)具體結構為:調優網絡(3)在第一調優微帶線(TL0)和第二調優微帶線(TL1)之間通過第二偏置網絡(TB2)與漏極供電電壓(Vd)和第五電容(C5)連接,調優網絡(3)的輸出端連接到第一因子諧波匹配網絡(5)、第二因子諧波匹配網絡(4)以及基波電抗補償網絡(6)。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基于雙因子補償的連續逆模式高效率寬帶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調優網絡(3)是由兩段具有特定的特征阻抗和電長度的第一調優微帶線(TL0)和第二調優微帶線(TL1)組成。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雙因子補償的連續逆模式高效率寬帶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因子諧波匹配網絡中第一因子諧波匹配網絡(5)由和為四分之一波長的第一因子其一微帶線(TS0)和第一因子其二微帶線(TS01)組成,第二因子諧波匹配網絡(4)由和為四分之一波長的的第二因子其一微帶線(TS1)和第二因子其二微帶線(TS11)組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基于雙因子補償的連續逆模式高效率寬帶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波電抗補償網絡(6)是由第一電感(L1)、第二電感(L2)、第三電感(L3)以及第一電容(C1)、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構成的三階的LC低通網絡。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雙因子補償的連續逆模式高效率寬帶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場效應管T(2)的二次諧波阻抗的值為:
ZF=(β+γ)j
其中,0≤β,γ≤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雙因子補償的連續逆模式高效率寬帶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因子諧波匹配網絡中,微帶線的電長度分別需要滿足:
θs0+θs01=λ/4
θs1+θs11=λ/4
其中,θs0、θs01、θs1和θs11分別是第一因子其一微帶線(TS0)、第一因子其二微帶線(TS01)、第二因子其一微帶線(TS1)、第二因子其二微帶線(TS11)的電長度,λ為一個波長的電長度360°。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雙因子補償的連續逆模式高效率寬帶功率放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場效應管T(2)在深AB類工作狀態時的柵極電壓為柵極供電電壓(Vg),漏極電壓為漏極供電電壓(Vd),輸出基波阻抗為:
ZOMN=Ropt(1+jα)
其中,α為基波阻抗引入的電抗擴展因子,其范圍為-1≤α≤1;Ropt為場效應管T輸出的最佳基波阻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東南大學,未經東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44345.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