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滑動管托系統及其制作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42215.4 | 申請日: | 2021-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814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國興;佴耀;溫成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蘇夏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L3/10 | 分類號: | F16L3/10;F16L59/02;F16L59/08;F16L59/04;F16L58/1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0036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滑動 系統 及其 制作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內滑動管托系統,包括由內之外包裹于工作鋼管外壁的內管托、中間套管、聚氨酯層、外套管和外管托;內管托包括呈內外套裝的內支撐管和外支撐管以及設置于內支撐管和外支撐管之間的弧形板、固定板I、支撐組件和滾輪組件,弧形板通過若干個固定板I固定于內支撐管和外支撐管之間,支撐組件的一端固定于內支撐管外壁上,支撐組件的另一端固定于弧形板內壁上,滾輪組件固定于內支撐管上,且滾輪組件與工作鋼管的外圓底部之間由滾輪滾動接觸。本發明改變了工作鋼管與管托的支承方式,減小了摩擦系數;改變了保溫結構,減少了保溫厚度和保溫重量,減小了保溫直徑,降低了熱網的總熱損,降低了熱網的總投資成本。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蒸汽熱力管道工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內滑動管托系統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術
隔熱管托是長輸熱網蒸汽系統的重要組成部件,測試和計算表明其散失的熱量約占蒸汽管道總熱損的20%~30%。開發新型隔熱管托可有效降低管道熱損,解決蒸汽在輸送過程中熱損過大的問題。隔熱管托可用于水平管道、垂直管道以及剛性吊架或彈簧吊架,結構型式種類較多,按照敷設方式可以為架空隔熱管托和地埋隔熱管托,按照結構形式可分為滑動管托、導向管托、固定管托。目前使用最多的是傳統型隔熱管托,這類隔熱管托在運行過程中,特別是運行數年后節能效果逐漸喪失,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是:
(1)隔熱、抗壓、抗折性能不理想。大多隔熱管托廠家所采用的成品混合料的性能和質量提升受到約束,產品的導熱系數大于0.2W/(m·K),抗壓強度小8MPa,抗折強度約為2MPa。
(2)防松設計失效。雖然大多管托采用彈墊等防松設計,但耳板在長期載荷作用及較高溫度工況下產生的蠕變導致其防松失效,管托與管道發生相對位移,破壞了蒸汽管道的整體保溫。
(3)硬質隔熱塊易碎。在運行過程中受直接應力與二次應力(載荷)交變作用的影響,再加上停開過程中溫度驟變產生的溫差應力,以及產品性能達不到設計指標,隔熱瓦塊抗拉、韌性不夠,承受剪切載荷(管托長度較長時);運輸、裝卸、安裝就位過程中的外在沖擊、振動等原因都會造成所使用的硬質隔熱塊開裂,致使其保溫功能下降。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內滑動管托系統及其制作方法,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管托體型笨重,隔熱、抗壓、抗折性能不理想,放松設計差以及隔熱塊易碎的問題。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內滑動管托系統,包括由內之外包裹于工作鋼管10外壁的內管托1、中間套管2、外套管4和外管托5以及設置于所述中間套管2和外套管4之間的聚氨酯層3;
所述內管托1包括呈內外套裝的內支撐管106和外支撐管101以及設置于內支撐管106和外支撐管101之間的弧形板102、固定板I103、支撐組件104和滾輪組件105,所述弧形板102通過若干個固定板I103固定于內支撐管106和外支撐管101之間,所述固定板I103的一端固定于外支撐管101內壁,固定板I103的另一端固定于弧形板102外壁上,所述支撐組件104的一端固定于內支撐管106外壁上,支撐組件104的另一端固定于弧形板102內壁上,所述滾輪組件105固定于內支撐管106上,且滾輪組件105與工作鋼管10的外圓底部之間由滾輪1051滾動接觸,所述弧形板102外壁與外支撐管101之間填充有納米氣凝膠保溫層8,所述內支撐管106和外支撐管101之間還設置有復合保溫結構層7。
進一步的,所述固定板I103共設置5組,且每組兩塊鑲嵌在弧形板102兩邊;所述固定板I103的一端焊接在外支撐管101外壁上,固定板I103的另一端和弧形板102鑲嵌,所述外支撐管101外壁的正上方設置有吊耳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蘇夏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南京蘇夏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42215.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