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水稻抗紋枯病基因SBR11及其分子標記和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41489.1 | 申請日: | 2021-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150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雨;左示敏;薛薌;陳宗祥;馮志明;胡珂鳴;潘學彪 | 申請(專利權)人: | 揚州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5/29 | 分類號: | C12N15/29;C07K14/415;C12Q1/6895;C12Q1/6858;C12N15/11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王玉 |
| 地址: | 225009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水稻 抗紋枯病 基因 sbr11 及其 分子 標記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稻抗紋枯病基因SBR11及其分子標記和應用,屬于作物分子生物學技術領域。本發明通過遺傳轉化證實了SBR11基因正調控水稻對紋枯病的抗性,通過等位基因功能和單倍型分析,證實了該基因編碼區190,926位點SNP導致基因功能變異,進而本發明也開發了兩個分子標記用于檢測這兩個位點基因型,所述分子標記包括SNP位點190和SNP位點926,利用該分子標記可以檢測SBR11等位基因并進行選擇,為水稻抗病分子設計育種提供更多的資源,加快育種進程。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作物分子生物學技術領域,涉及一種水稻抗紋枯病基因SBR11及其分子標記和應用。
背景技術
水稻(Oryza sativa L.)是我國最重要的糧食作物。由強腐生性真菌立枯絲核菌(Rhizoctonia solani Kühn)引起的水稻紋枯病是我國水稻三大病害之一。紋枯病由于其發生面積廣、防治難度大,造成的產量損失位于水稻各病害之首。長期以來,對紋枯病的防治主要依賴于化學藥劑,但效果一直不佳。推廣和培育抗病品種是控制病害最經濟有效的措施。水稻對紋枯病的抗性屬于數量性狀抗性,受多基因或QTL(Quantitative traitlocus)控制,克隆抗紋枯病相關基因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際意義。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稻抗紋枯病基因SBR11及其分子標記和應用,本發明通過遺傳轉化證實了SBR11基因正調控水稻對紋枯病的抗性。通過等位基因功能和單倍型分析,證實了該基因編碼區190,926位點SNP導致基因功能變異,進而本發明也開發了兩個分子標記用于檢測這兩個位點基因型。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為提供一種水稻抗紋枯病基因SBR11,其為以下任一:
(1)所述SBR11的全長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或
(2)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經取代、缺失和/或增加一個或幾個核苷酸編碼相同功能蛋白的基因;或
(3)所述SBR11的全長序列為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190位堿基由T變為A;或
(4)所述SBR11的全長序列為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926位堿基由G變為A;或
(5)所述SBR11的全長序列為SEQ ID NO.1所示序列的第1492位堿基由A變為G。
本發明的目的之二為提供上述的水稻抗紋枯病基因SBR11編碼的蛋白質,所述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具有:
(1)如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
(2)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經取代、缺失和/或增加一個或多個氨基酸且具有同等活性的由2)衍生的蛋白質。
本發明的目的之三為提供含有上述水稻抗紋枯病基因SBR11的生物材料,所述生物材料為載體、轉基因細胞系、工程菌、宿主細胞或表達盒。
本發明的目的之四為提供上述的水稻抗紋枯病基因SBR11、蛋白質或生物材料在水稻抗紋枯病育種中的應用。
本發明的目的之五為提供用于檢測水稻抗紋枯病基因SBR11的分子標記,所述分子標記包括SNP位點190和SNP位點926,所述SNP位點190位于SBR11編碼區第190位堿基,該堿基SNP變異,其多態性為T/A;所述SNP位點926位于SBR11編碼區第926位堿基,該堿SNP變異,其多態性為G/A。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揚州大學,未經揚州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4148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