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人體舒適度需求的智能選房方法、裝置及相關組件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40206.1 | 申請日: | 2021-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48750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1-24 |
| 發明(設計)人: | 廖龍輝;全麗蓉;梁逸飛;廖奎安;楊川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7/11 | 分類號: | G06F17/11;G06Q10/0639;G06Q50/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專利事務所 44242 | 代理人: | 武志峰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人體 舒適 需求 智能 方法 裝置 相關 組件 | ||
1.一種基于人體舒適度需求的智能選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構建以房間舒適度為目標、包含第二層次和第三層次的模糊層次分析結構模型;其中,第二層次為對房間舒適度具有影響的多個第一因素,第三層次為每一第一因素下屬的第二因素;
所述第一因素包括聲因素、光因素、風因素和熱因素,所述聲因素下屬的第二因素包括主要噪音源距離因素、材料隔聲性能因素、樓層高度聲因素,所述光因素下屬的第二因素包括門窗洞口面積因素、門窗透光率因素、樓層高度光因素、日照時間因素,所述風因素下屬的第二因素包括門窗可開啟面積因素、樓層高度風因素,所述熱因素包括建筑朝向因素、空氣流動速度因素、墻門窗傳熱系數因素;
獲取用戶對于第二層次和第三層次中的每一因素的比較結果和打分結果,基于所述比較結果和打分結果構建模糊互補判斷矩陣;
利用所述模糊互補判斷矩陣計算每一所述第一因素對應的第一權重和每一所述第二因素對應的第二權重;
獲取每一第二因素對應的因素分值;
所述獲取每一第二因素對應的因素分值,包括:
按照下式計算所述主要噪音源距離因素的因素分值:
式中,為小區中第i套房主要噪音源距離因素的因素分值,NLmax為同一小區中各套住房中噪音最大的房間的噪音大小;
按照下式計算所述材料隔聲性能因素的因素分值:
式中,為小區中第i套房材料隔聲性能因素的因素分值,SRIi為小區中第i套房的材料隔聲指數,SRImax為小區中所有住房的材料隔聲指數的最大值,SRImin為某小區中所有住房的材料隔聲指數的最小值;
按照下式計算所述樓層高度聲因素的因素分值:
式中,為小區中第i套房樓層高度聲因素的因素分值,HVi為小區中第i套房的樓層高度的聲分值;H為小區中第i套房所在單體建筑的建筑高度;
按照下式計算所述門窗洞口面積因素的因素分值:
式中,為小區中第i套房門窗洞口面積因素的因素分值,SDi為小區中第i套房的門窗洞口面積,SDmax為小區中所有住房的門窗洞口面積的最大值,SDmin為小區中所有住房的門窗洞口面積的最小值;
按照下式計算所述門窗透光率因素的因素分值:
式中,為小區中第i套房門窗透光率因素的因素分值,LAi為小區中第i套房的門窗吸光度,LAmax為小區中所有住房門窗吸光度的最大值,LAmin為小區中所有住房門窗吸光度的最小值;
按照下式計算所述樓層高度光因素的因素分值:
式中,為小區中第i套房樓層高度光因素的因素分值,LHi為小區中第i套房的樓層高度的光分值,H為小區中第i套房所在單體建筑的建筑高度;
按照下式對所述日照時間因素的因素分值進行計算:
式中,為小區中第i套房日照時間因素的因素分值,SD為小區中第i套房的日照時間;
按照下式計算所述門窗可開啟面積因素的因素分值:
式中,為小區中第i套房門窗可開啟面積因素的因素分值,SOi為小區中第i套房的門窗可開啟面積,SOmax為小區中所有住房中門窗可開啟面積的最大值,SOmin為小區中所有住房中門窗可開啟面積的最小值;
按照下式計算所述樓層高度風因素的因素分值:
式中,為小區中第i套房樓層高度風因素的因素分值,WHi為小區中第i套房樓層高度風因素下的樓層高度,H為小區中第i套房所在單體建筑的建筑高度;
按照下式計算所述建筑朝向因素的因素分值:
式中,為小區中第i套房建筑朝向因素的因素分值,θi為小區中第i套房的建筑朝向;
按照下式計算所述空氣流動速度因素的因素分值:
式中,為小區中第i套房空氣流動速度因素的因素分值,AV為同一小區中各套住房的室內空氣流動速度;
按照下式計算所述墻門窗傳熱系數因素的因素分值:
式中,為小區中第i套房強門窗傳熱系數因素的因素分值,HTCi為小區中第i套房的墻門窗傳熱系數,HTCmax為小區中所有住房中墻門窗傳熱系數的最大值,HTCmin為小區中所有住房中墻門窗傳熱系數的最小值;
結合所述第一因素對應的第一權重、所述第二因素對應的第二權重和因素分值對房間舒適度進行分值計算,并將計算結果向用戶反饋;
獲取用戶對所述計算結果的決策反饋,并執行對應的決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大學,未經深圳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40206.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