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纖維編織網的鋼管混凝土柱加固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39282.0 | 申請日: | 2021-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4765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9 |
| 發明(設計)人: | 盧亦焱;李杉;顏宇鴻;梁鴻駿;王文煒;王思雨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大學 |
| 主分類號: | E04G23/02 | 分類號: | E04G23/02 |
| 代理公司: | 武漢科皓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肖明洲 |
| 地址: | 430072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纖維 織網 鋼管 混凝土 加固 方法 | ||
1.一種基于纖維編織網的鋼管混凝土柱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待被加固的鋼管混凝土柱(1)、纖維編織網(2)、張拉錨固器(3)和早強ECC(4),所述張拉錨固器(3)包括兩根金屬桿(31)、若干螺帽(32)和若干螺桿(33),所述兩根金屬桿(31)平行布置,兩根金屬桿(31)桿長方向等間距分布有若干螺孔,所述螺桿(33)和螺帽(32)穿過螺孔將兩根金屬桿(31)連接起來;所述待被加固的鋼管混凝土柱(1)的加固步驟如下:
用環氧樹脂膠將纖維編織網(2)兩端分別纏卷粘貼于張拉錨固器(3)的兩根金屬桿(31)上,然后沿著鋼管混凝土柱(1)表面纏繞安裝纖維編織網(2),兩根金屬桿(31)預留50mm到200mm間距;所述兩根金屬桿(31)上等間距分布設有若干螺孔,在螺孔中穿設螺桿(33)與螺帽(32),通過擰螺帽(32)的方式施加預應力;預應力施加完成后,噴射早強ECC(4)覆蓋纖維編織網(2),完成加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纖維編織網的鋼管混凝土柱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纖維編織網(2)的纖維材料為碳纖維、玻璃纖維或玄武巖纖維編織網中任一種;所述纖維編織網(2)為單向受力型編織網或雙向受力型編織網;所述單向受力型編織網受力方向為水平方向;所述纖維編織網(2)網格尺寸為5mm×5mm、10mm×10mm、20mm×20mm或50mm×50mm中任一;所述纖維編織網(2)的單束纖維厚度為0.2mm~3mm,寬度為0.5mm~5m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纖維編織網的鋼管混凝土柱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兩根金屬桿(31)的截面形狀均為割圓形,割圓的半徑為12mm~30mm,割圓上圓弧角度為180°~270°。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纖維編織網的鋼管混凝土柱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早強ECC(4)為超高韌性水泥基材料,12小時內抗壓強度能到30MPa以上,極限拉應變能達2%以上;所述早強ECC(4)中各組分與水泥按重量比值為:
粉煤灰:0.1~0.5;
水:0.3~0.8;
細砂:0.5~1;
減水劑:0.001~0.01;
早強劑:0.0001~0.005;
PVA纖維:0.01~0.025;
所述水泥為硫鋁酸鹽水泥;
所述早強劑為碳酸鋰、三乙醇胺、亞硝酸鈣或甲酸鈣中的任一種;
所述早強ECC(4)的厚度為20mm~50mm。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纖維編織網的鋼管混凝土柱加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早強ECC(4)為超高韌性水泥基材料,12小時內抗壓強度能到30MPa以上,極限拉應變能達2%以上;所述早強ECC(4)中各組分與水泥按重量比值為:
粉煤灰:0.1~0.5;
水:0.3~0.8;
細砂:0.5~1;
減水劑:0.001~0.01;
早強劑:0.0001~0.005;
PVA纖維:0.01~0.025;
所述水泥為硫鋁酸鹽水泥;
所述早強劑為碳酸鋰、三乙醇胺、亞硝酸鈣或甲酸鈣中的任一種;
所述早強ECC(4)的厚度為20mm~50m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大學,未經武漢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39282.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改進型水田排水裝置
- 下一篇:一種嬰兒紙尿褲及其生產工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