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體溫采集檢測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38285.2 | 申請日: | 2021-03-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108934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7-13 |
| 發明(設計)人: | 卜濤江;劉青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隆信實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K7/22 | 分類號: | G01K7/22;G01K1/024;G08C17/02;A61B5/00;A61B5/01 |
| 代理公司: | 西安泛想力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61260 | 代理人: | 李思源 |
| 地址: | 710061 陜西省西安市***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體溫 采集 檢測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一種體溫采集檢測方法。該方法包括:步驟1)利用耳掛式測溫裝置獲得反映被測人員外耳廓處溫度的模擬信號;步驟2)將所述模擬信號傳輸至遠離被測人員頭部的信息處理終端進行濾波以及數據處理,得到溫度數據;步驟3)將溫度數據進行信號增益后,通過射頻通信模塊發送至物聯網基站路由。該方法操作簡單、不影響被測人員正常生活、工作,方便實時監測。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測溫方法,具體涉及一種體溫采集檢測方法。
背景技術
2020年,疫情以前所未有之勢肆虐全球,波及范圍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給人們的生命健康帶來了巨大威脅,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發展。目前,針對疫情的特效藥物與疫苗都未見成品,因此預防措施的保障顯得尤為重要。大批量的體溫篩查是目前預防疫情防控的重要環節,對于及早發現潛在感染者、阻斷疫情傳播具有重要幫助,一般需要在人員流動性強、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配備專門的體溫檢測設備。
而常見的測溫設備存在許多問題:水銀體溫計與電子體溫計,以及常規耳溫槍的測量效率低且存在較大交叉感染風險,故在批量體溫篩查工作中較為少見;目前大量使用的普通額溫槍存在測溫精度低,操作規范要求高,只能單人單次測量等問題;常見紅外相機存在目標溫度隨距離變化誤差大,目標著裝與環境干擾影響因素多,檢測距離與人數受攝像機位置限制等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測溫方法操作要求高、不便于實時監測等問題。
為實現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
一種體溫采集檢測方法,包括:
步驟1)利用耳掛式測溫裝置獲得反映被測人員外耳廓處溫度的模擬信號;
步驟2)將所述模擬信號傳輸至遠離被測人員頭部的信息處理終端進行濾波以及數據處理,得到溫度數據;
步驟3)將溫度數據進行信號增益后,通過射頻通信模塊發送至物聯網基站路由。
進一步地,步驟1)中所述耳掛式測溫裝置包括:耳掛結構件、NTC測溫傳感器和數據線,所述耳掛結構件用于適配掛接被測人員的外耳廓,所述 NTC測溫傳感器安裝于耳掛結構件的端部,滿足在被測人員佩戴耳掛組件時 NTC測溫傳感器的探頭與被測人員外耳廓測溫部位有效接觸;所述數據線靠近NTC測溫傳感器的一部分是通過穿入耳掛結構件與NTC測溫傳感器的數據輸出端隱藏連接,數據線的另一部分穿出耳掛結構件接至佩戴于遠離被測人員頭部的信息處理終端。
進一步地,所述信息處理終端被佩戴或者掛接于被測人員的手臂、手腕或者胸部;步驟2)中將所述模擬信號進行濾波以及數據處理,具體是:信息處理終端通過數據線獲得所述反映被測人員外耳廓處溫度的模擬信號,將其進行帶通濾波、模數轉換。
進一步地,所述數據處理還包括將模數轉換后的實測數據與預設閾值比較、輸出判斷結果以及顯示指令。
進一步地,所述信息處理終端設置有LED指示燈,所述顯示指令通過LED 指示燈實現提示被測人員體溫是否超出正常范圍。
進一步地,所述LED指示燈支持紅色/綠色切換以及閃爍功能。
進一步地,所述數據處理還包括獲取所述耳掛式測溫裝置的ID數據,用于輸入并綁定被測人員信息。
進一步地,所述耳掛結構件為對稱結構,其兩側分別適配掛接被測人員的左、右耳的外耳廓。
進一步地,所述NTC測溫傳感器共有三個,其中兩個NTC測溫傳感器分別設置于耳掛結構件的兩側端部;第三個NTC測溫傳感器用于測量環境溫度。
進一步地,步驟3)中所述通過射頻通信模塊發送至物聯網基站路由,具體是采用藍牙方式發送至物聯網基站路由。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隆信實業有限公司,未經陜西隆信實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38285.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