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廢水處理系統與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37207.0 | 申請日: | 2021-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684894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1 |
| 發明(設計)人: | 林冠佑;潘毅峰;黃馨儀;楊欣茹 | 申請(專利權)人: |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02F1/469 | 分類號: | C02F1/469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誠同業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張燕華;王馨儀 |
| 地址: | 中國臺灣新竹*** | 國省代碼: | 臺灣;7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廢水處理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
廢水室,接收含有第一離子的廢水;
正極室與負極室,分別設置于所述廢水室的相對兩側;
酸液室,設置于所述廢水室與所述正極室之間;
堿液室,設置于所述廢水室與所述負極室之間;以及
第一緩沖室,設置于所述酸液室與所述堿液室中的一個與所述廢水室之間,接收含有所述第一離子的第一緩沖溶液,
其中所述廢水室與所述第一緩沖室之間的界面為第一離子交換膜,所述酸液室與所述堿液室中的所述一個與所述第一緩沖室之間的界面為第二離子交換膜,且所述第一離子交換膜與所述第二離子交換膜具有相同的電性,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緩沖溶液中的所述第一離子的濃度不低于所述廢水室中的所述第一離子的目標濃度,且不高于所述酸液室與所述堿液室中的所述一個中的所述第一離子的目標濃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室與所述正極室之間的界面為雙極膜。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堿液室與所述負極室之間的界面為雙極膜。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二緩沖室,設置于所述酸液室與所述堿液室中的另一個與所述廢水室之間,其中所述廢水含有第二離子,所述第二緩沖室接收含有所述第二離子的第二緩沖溶液,所述廢水室與所述第二緩沖室之間的界面為第三離子交換膜,所述酸液室與所述堿液室中的所述另一個與所述第二緩沖室之間的界面為第四離子交換膜,且所述第三離子交換膜與所述第四離子交換膜具有相同的電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緩沖溶液中的所述第二離子的濃度不低于所述廢水室中的所述第二離子的目標濃度,且不高于所述酸液室與所述堿液室中的所述另一個中的所述第二離子的目標濃度。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緩沖室與所述第二緩沖室連通,且所述第一緩沖溶液與所述第二緩沖溶液相同。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廢水處理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緩沖室與所述第二緩沖室分隔開,且所述第一緩沖溶液與所述第二緩沖溶液不同。
8.一種廢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將含有第一離子的廢水提供至廢水處理系統,其中所述廢水處理系統,包括:
廢水室,接收所述廢水;
正極室與負極室,分別設置于所述廢水室的相對兩側;
酸液室,設置于所述廢水室與所述正極室之間;
堿液室,設置于所述廢水室與所述負極室之間;以及
第一緩沖室,設置于所述酸液室與所述堿液室中的一個與所述廢水室之間;
將含有所述第一離子的第一緩沖溶液提供至所述第一緩沖室中,其中所述第一緩沖溶液中的所述第一離子的濃度不低于所述廢水室中的所述第一離子的目標濃度,且不高于所述酸液室與所述堿液室中的所述一個中的所述第一離子的目標濃度;以及
施加電壓至所述正極室與所述負極室。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廢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水室與所述第一緩沖室之間的界面為第一離子交換膜,所述酸液室與所述堿液室中的所述一個與所述第一緩沖室之間的界面為第二離子交換膜,且所述第一離子交換膜與所述第二離子交換膜具有相同的電性。
10.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廢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酸液室與所述正極室之間的界面為雙極膜。
11.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廢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堿液室與所述負極室之間的界面為雙極膜。
12.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廢水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廢水含有第二離子,且所述廢水處理系統還包括第二緩沖室,所述第二緩沖室設置于所述酸液室與所述堿液室中的另一個與所述廢水室之間。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未經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37207.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圖片補全方法及電子設備
- 下一篇:檢測異常裝置操作的方法及電子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