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發動機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聯合動力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36163.X | 申請日: | 2021-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3617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魏勝利;馬萬達;杜振華;楊帆;孫林肖;吳李榮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1M8/04014 | 分類號: | H01M8/04014;H01M8/0612;F02G5/02;F02M26/36 |
| 代理公司: | 南京業騰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32321 | 代理人: | 馬靜靜 |
| 地址: | 212013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發動機 固體 氧化物 燃料電池 聯合 動力 系統 | ||
1.一種發動機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聯合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SOFC液體燃料供給裝置、SOFC裝置(6)、發動機(5);
所述SOFC液體燃料供給裝置包括液體燃料源(1)、汽化裝置(7)、第一加壓混合裝置(10)和預重整裝置(8);所述液體燃料源(1)通入汽化裝置(7),經過汽化裝置(7)汽化反應后通入第一加壓混合裝置(10)中與水蒸氣混合后通入預重整裝置(8)中,經過重整后連通至所述SOFC裝置(6)的陽極作氧化反應;將壓縮空氣輸入至所述SOFC裝置(6)的陰極作還原反應;
所述發動機的尾氣通過熱交換器為SOFC液體燃料供給裝置和SOFC裝置(6)提供運行所需的熱量。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聯合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熱交換器包括第一熱交換器(13)、第二熱交換器(14)和第三熱交換器(15);
所述發動機(5)產生的發動機尾氣依次經過第一熱交換器(13)、第二熱交換器(14)、和第三熱交換器(15);所述發動機尾氣經第三熱交換器(15)后輸出第三級熱量,用于給汽化裝置(7)提供熱量汽化液體燃料;所述發動機尾氣經第二熱交換器(14)后輸出第二級熱量,用于將水加熱為水蒸氣后通入預重整裝置(8)中與汽化后的液體燃料混合;所述發動機尾氣經第一熱交換器(13)后輸出第一級熱量,用于預重整裝置(8)的高溫重整以及為SOFC裝置(6)提供溫度運行環境。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聯合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燃料源(1)為可在發動機中燃燒的燃料時,所述液體燃料源(1)一部分通入汽化裝置(7);另一部分通入至發動機(5)為發動機(5)提供燃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聯合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燃料源(1)為不可在發動機(5)中燃燒的燃料時,本系統還包括為發動機(5)提供燃料的發動機燃料源(17)。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聯合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EGR系統(9)、第二加壓混合裝置(11)和第三加壓混合裝置(12);
所述SOFC裝置(6)產生的尾氣和依次經過第一熱交換器(13)、第二熱交換器(14)、和第三熱交換器(15)后的發動機尾氣通入第二加壓混合裝置(11),經過加壓混合后形成尾氣混合氣通入EGR系統(9);所述尾氣混合氣通過EGR系統(9)處理后通入第三加壓混合裝置(12),與通入第三加壓混合裝置(12)的壓縮空氣混合作為發動機(5)的燃料混合氣通入發動機(5)中。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動機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聯合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尾收集裝置(16),所述尾氣混合氣一部分通入EGR系統(9),一部分通入所述尾收集裝置(16)。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動機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聯合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空氣壓縮機(2),通入SOFC裝置(6)陰極和通入第三加壓混合裝置(12)內的壓縮空氣由空氣壓縮機(2)制備。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發動機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聯合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統還包括水箱(3)和水泵(4);所述水泵(4)將水箱(3)中的水輸入到第二熱交換器(14)中,利用第二級熱量將水汽化成水蒸氣后通入預重整裝置(8)中與汽化后的液體燃料混合。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聯合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燃料源(1)為汽油、醇、醚中的一種。
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動機和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聯合動力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體燃料源(1)置于燃料儲存裝置中,所述SOFC裝置(6)工作輸出的電能為車內用電器供電;所述發動機(5)用于汽車運行。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大學,未經江蘇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36163.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