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農用地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35217.0 | 申請日: | 2021-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0059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2 |
| 發明(設計)人: | 胡志鑫;楊攀;唐傳祥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艾布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9C1/10 | 分類號: | B09C1/10;B09C1/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弘權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363 | 代理人: | 逯長明;許偉群 |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長沙市高***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農業 重金屬 污染 農用 綜合治理 生態 修復 方法 | ||
本發明提供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農用地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方法,涉及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技術領域。該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農用地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方法,根據不同農用地利用類型,將受污染地塊分為三大區域,即農田、荒地、坑塘河道,其中農田采用原位鈍化/土壤調理+超富集植物和農作物輪作的治理與生態修復方法,荒地采用原位鈍化/土壤調理+園林構邊的治理與生態修復方法,坑塘河道采用生態堤岸構建+資源化利用的治理與生態修復方法。通過本發明設計的方法的使用,對于重金屬污染農用地的農田、荒地和坑塘河道采用各異的治理和生態恢復方法,針對性強,治理效率高,修復模塊式可復制。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技術領域,具體為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農用地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方法。
背景技術
農業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后對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物、動物和微生物都會帶來危害,且通過食物鏈作用,人們在食用了污染土壤上生產的農產品為飼料飼養的家畜家禽產品后,對人體健康帶來危害和潛在危害。土壤重金屬污染的主要危害為:影響農產品的產量和品質、危害人居環境安全、威脅生態環境安全、影響對肥料的利用率等。
我國農用地重金屬污染主要來自含重金屬的污水灌溉、城市剩余污泥的農業利用、農用化學物質的使用、畜禽養殖、有機肥和磷肥的大量使用和農田周邊采礦、冶煉、電鍍、電池的排放物以及大氣污染顆粒沉降等。因重金屬污染帶來了10%的糧食、24%的農畜產品和48%的蔬菜的質量安全問題,且不同地區或城市污染水、土環境的重金屬也不同。面對這樣的情況,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同意修復迫在眉睫。
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治理正常解決的辦法有異位修復和原位修復兩種形式。異位修復將受污染的土壤挖出來后用化學物理方法,清洗、焚燒處理、熱處理及生物反應器等多種方法治理。由于它涉及挖土和運土,因而存在明顯的不足:處理成本高,很難治理深度污染,特別是污染物滲入至飽和層土壤及地下水的場合;破壞了原土壤結構及生態環境等,而原位修復是不需要移動污染物的,即污染土壤或水體不經搬動或輸送,就是在原位處理。但是在實際操作中較難維持。
與工業污染場地相比,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成因復雜影響面廣,治理問題更為復雜。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治理要考慮長遠,從農業生產的實際出發,要保持農用地用途,保障和增加農產品產出能力,不能簡單照搬工業污染場地的治理方法。
現有公開號為CN110523762A的一種鹽堿地土壤重金屬污染的治理方法,該方法通過采用由酒石酸、鼠李糖脂組成的混合淋洗液與由秸稈生物炭、有機堆肥和聚丙烯酰胺組成的混合鈍化劑的聯用,從而實現了化學淋洗法和鈍化穩定法的聯用,達到降低重金屬離子活性、提升土壤質量、避免二次污染的作用。
還有公開號為CN109604319A的強化植物萃取修復重金屬污染農用地的聯合治理包,該發明通過發明針對肥料撒施和種子播種等分步實施耗時耗力、植物萃取修復技術適用范圍小等問題,提供了一種強化植物萃取修復重金屬污染農用地的聯合治理包,克服了以往經驗中的弱點,提高了植物種植效果,增強了植物吸附重金屬的能力,通過改進植物來實現植物對土壤污染修復。
上述的方法都具有有效的治理效果,但是當面對污染較為嚴重的農用地以及不同地形的農用地時,其效果就不夠明顯了,所以需要設計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農用地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方法。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農業面源和重金屬污染農用地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方法,建立以化學鈍化/調理、超富集植物萃取、植物和農作物輪作、植物阻隔等技術為核心的綜合治理和生態恢復體系,既可以解決農用地土壤重金屬污染問題,還能保障當地農作物產品質量安全。
(二)技術方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艾布魯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湖南艾布魯環??萍脊煞萦邢薰驹S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3521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云邊協同網絡能效的評估方法、裝置、設備及存儲介質
- 下一篇:一種開合模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