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軌道定位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33820.5 | 申請日: | 2021-03-0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401757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0-18 |
| 發明(設計)人: | 波田野利昭;伊藤雅人 | 申請(專利權)人: | 株式會社日立大廈系統 |
| 主分類號: | B66B5/00 | 分類號: | B66B5/00;B66B7/02;F16M11/04;F16M11/12;G08C17/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銀龍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丁文蘊;金成哲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暫無信息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軌道 定位 系統 | ||
1.一種軌道定位系統,其在升降路徑內對軌道進行定位,該軌道定位系統的特征在于,
具備傾斜檢測裝置和軌道定位裝置,
上述傾斜檢測裝置具備:
設置于上述升降路徑的下部且向上方照射激光光束的激光照射部;
改變上述激光照射部的姿勢的姿勢改變部;
控制上述姿勢改變部的動作的姿勢控制部;以及
設置于上述升降路徑的上部且接收上述激光光束的受光部A,
上述軌道定位裝置具備:
把持上述軌道的軌道把持部;
使由上述軌道把持部把持的上述軌道向軌道固定位置移動的軌道位置調整部;
控制上述軌道位置調整部的定位控制部;以及
接收上述激光光束的受光部B,
上述姿勢控制部以能夠由上述受光部A接收上述激光光束的方式控制上述姿勢改變部的動作,
上述定位控制部以上述受光部B接收向上述激光照射部與上述受光部A之間照射的上述激光光束的方式使上述軌道位置調整部移動。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受光部A具備使上述激光光束收斂的激光光束收斂機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軌道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受光部A具備抑制上述激光光束以外的干擾光線透過的干擾光線抑制機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軌道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軌道位置調整部由在左右方向上伸縮且與上述升降路徑的壁面接觸而產生支撐力的左右位置調整部和在前后方向上伸縮的前后位置調整部構成。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軌道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
具備獲得上述受光部A的激光位置坐標數據并利用無線發送上述激光位置坐標數據的無線通信機A、接收從上述無線通信機A發送的上述激光位置坐標數據并向上述姿勢控制部發送的無線通信機C,
上述姿勢控制部基于上述激光位置坐標數據以上述激光照射部被上述受光部A受光的方式控制上述姿勢改變部。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軌道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
具備接收上述激光位置坐標數據的無線通信機B,上述無線通信機B向上述定位控制部發送上述激光位置坐標數據,
上述定位控制部基于上述激光位置坐標數據并以上述受光部B接收上述激光光束的方式控制上述軌道位置調整部。
7.一種軌道定位系統,其在升降路徑內對軌道進行定位,該軌道定位系統的特征在于,
具備傾斜檢測裝置和軌道定位裝置,
上述傾斜檢測裝置具備:
設置于上述升降路徑的下部且向左右方向照射第一激光光束的激光照射部;
改變上述第一激光光束的照射方向的光路改變部;
改變上述光路改變部的姿勢的姿勢改變部;
控制上述姿勢改變部的動作的姿勢控制部;以及
設置于上述升降路徑的上部且接收由上述光路改變部改變了的第二激光光束的受光部A,
上述軌道定位裝置具備:
把持上述軌道的軌道把持部;
使由上述軌道把持部把持的上述軌道向軌道固定位置移動的軌道位置調整部;
控制上述軌道位置調整部的定位控制部;以及
接收上述第二激光光束的受光部B,
上述姿勢控制部以能夠由上述受光部A接收上述第二激光光束的方式控制上述姿勢改變部的動作,
上述定位控制部以上述受光部B接收向上述光路改變部與上述受光部A之間照射的上述第二激光光束的方式使上述軌道位置調整部移動。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軌道定位系統,其特征在于,
上述軌道位置調整部由在左右方向上伸縮且與上述升降路徑的壁面接觸而產生支撐力的左右位置調整部和在前后方向上伸縮的前后位置調整部構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株式會社日立大廈系統,未經株式會社日立大廈系統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33820.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顯示裝置
- 下一篇:可穿戴攝像機和用于可穿戴攝像機中的功耗優化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