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面向高低軌衛星共存的頻譜認知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31125.5 | 申請日: | 2021-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374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25 |
| 發明(設計)人: | 任榮凱;王海濤;張更新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郵電大學;南京微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B17/382 | 分類號: | H04B17/382;H04W16/14;H04W72/04;H04W72/08;H04B7/185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徐激波 |
| 地址: | 210003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面向 高低 衛星 共存 頻譜 認知 方法 | ||
1.一種面向高低軌衛星共存的頻譜認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位于不同認知衛星定位CSP的低軌衛星認知節點LEO-CN對具備頻譜許可證的高軌衛星系統GEO發射的信號進行采集;
步驟S2、所述各LEO-CN節點將采集到的信號數據與雙門限能量檢測的閾值進行比較;當所述信號數據處于檢測模糊狀態之外時,認知衛星定位節點CSP-CN即獨立作出可信干擾檢測,并向融合中心FC傳送大小為1bit的檢測結果信息;當所述信號數據處于檢測模糊狀態時,認知衛星定位節點CSP-CN和相鄰的CSP-CN將發送它們的干擾測量統計數據至融合中心FC;
步驟S3、對所述步驟S2中作出可信干擾檢測的CSP-CN采用“OR”準則的硬融合判決方法得到判決結果D1;對處于檢測模糊狀態的CSP-CN采用基于等增益合并的軟融合判決,得到判決結果D2;最后FC對兩部分的結果進行“OR”準則的硬融合判決,得到判決結果D;
步驟S4、FC以CSP的空間位置為索引,將利用CSP-CN傳送到FC的數據進行無線電環境制圖,以空間檢測概率和空間虛警概率作為頻譜認知方案的性能衡量標準,描述干擾態勢的分布情況。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面向高低軌衛星共存的頻譜認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3中提供的融合策略,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S3.1、用H0表示GEO衛星未使用共享頻段,H1表示GEO衛星正在使用共享頻段;當LEO-CN的采樣個數N比較大的時候,能量統計量Xi(i)近似于服從正態分布,即其表達式為:
其中是接收信號方差,是噪聲方差,M是信號樣本數量,且M1;
步驟S3.2、所述步驟S3.1中的噪聲包括高斯白噪聲和其他干擾噪聲,噪聲功率隨著時間和相對位置的變化會發生變化,因此設定噪聲的不確定性ρ如下表示:
其中分別為噪聲方差的設計值和真實值,A為10lgρ的最大的噪聲不確定性;
當噪聲功率一定時候,門限值通過虛警概率Pf計算得到能量統計量的判決門限值,即下限λL和上限λH分別為:
其中Q(·)為標準高斯互補分布函數,即標準正態分布的右尾函數;
在H0狀態下,定義獲得概率Pd以及虛警概率Pf分別為:
步驟S3.3、將傳統頻譜感知器建模為二元假設檢驗,當考慮干擾檢測模糊狀態時:
其中Xi為第i個CSP節點信道的干擾統計測量值,Yi為i=1,2,…,NR_CSP對應的信道狀態,NR_CSP是星載REM涉及的CSP-CN數量,Si為第i個CSP-CN節點及其鄰近若干節點的干擾測量均值;當第ith個CSP-CN的測量統計量處于檢測模糊狀態,則測試統計數據并傳送到地面FC進行頻譜協作感知;處于模糊狀態的檢驗統計量計算公式如下:
當所有CSP-CN的貢獻值相同即wj=1時,此時即為基于等增益合并的軟融合算法;
步驟S3.4、設定有K個CSP-CNs做出本地判斷,并且NS_CSP-K個統計量處于模糊狀態;首先,對于K個CSP-CNs,采用基于“OR”準則的硬融合決策方法,并獲得判斷結果D1;然后對處于模糊狀態的NS_CSP-K個CSP-CNs采用基于等增益合并的軟融合判斷方法,得到決策結果D2;最后將兩部分的結果與FC融合在一起;具體的決策過程如下:
步驟S3.4.1、K個LEO-CNs采用基于“OR”準則的硬融合決策方法得到判決結果D1如下:
步驟S3.4.2、NS_CSP-K個LEO-CNs采用基于等增益合并的軟融合判斷方法,得到判決結果D2:
其中λEGC是等增益合并算法的判決結果;
步驟S3.4.3、由融合中心FC對兩部分的結果進行“OR”準則的硬融合判決如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面向高低軌衛星共存的頻譜認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S4中無線電環境制圖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4.1、底面融合中心FC獲得處于模糊狀態的CSP-CN的精確位置信息后,利用這些數據進行REM操作,以CSP-CN的空間位置為索引,描述干擾態勢的分布情況;采用空間虛警率和空間檢測率表征性能,具體如下:
其中,表示檢測為存在干擾的CSP-CN數量,表示正確檢測為存在干擾的CSP-CN數量,為和位于干擾范圍內的CSP-CN數量之間的比值,而表示錯誤檢測為存在干擾的CSP-CN數量,為與位于無干擾范圍內的CSP-CN數量之間的比值;因此,是正確檢測為干擾范圍的區域比例,是錯誤檢測為干擾范圍的區域比例;
步驟S4.2、取決于所采用頻譜感知方法的虛警概率,則和與所采用頻譜感知方法的虛警概率和參與無線電環境制圖的CPS-CN數量NR_CSP有關:
其中,fd(·)為空間中正確檢測到干擾的CSP-CN數量與實際發生干擾的CSP-CN數量之比;ffa(·)為空間中錯誤檢測到干擾的CSP-CN數量與實際發生干擾的CSP-CN數量之比。通過配置LEO認知系統和參與無線電環境制圖的CSP-CN數量,即可得到預期的空間檢測概率和虛警概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郵電大學;南京微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南京郵電大學;南京微星通信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31125.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