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廠房用強化自然通風空調節能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28724.1 | 申請日: | 2021-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3920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王越;裴玉錄;王麒 | 申請(專利權)人: | 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7/003 | 分類號: | F24F7/003;F24F13/28;H02S20/30;H02S40/10;H02S40/12;F24S30/425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葉宇 |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長春市***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廠房 強化 自然通風 空調 節能 系統 | ||
本發明涉及廠房通風技術領域,公開了一種廠房用強化自然通風空調節能系統,包括大廠房,所述大廠房頂面的四個拐角位置均固定安裝有頂板,頂板的頂面開設有板槽,頂板的頂面設置有升降機構,頂板的頂面設置有外板,外板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太陽能發電板,大廠房的內部設置有蓄電池,太陽能發電板與蓄電池電性連接在一起,頂板的頂面設置有除物機構,大廠房的內部設置有自然通風空調,通過設置通風框,當自然通風空調在工作時,通過通風框可將大廠房外部的空氣吸入大廠房的內部,此時大廠房外部的空氣在通過內框內部的過濾網后,過濾網可以對空氣中的一些雜質進行過濾,從而提高自然通風空調吸入大廠房內部的空氣質量。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廠房通風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廠房用強化自然通風空調節能系統。
背景技術
室內空氣品質越來越受到住戶的關注,對保障室內空氣品質至關重要,自然通風是一種節能有效的通風方式,但是上述室內主要污染物等不易被人體察覺,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對居住室內空氣品質的檢測和控制需求上升。
因此,自然通風結合起來,依據室內空氣品質指標自動地進行舒適健康的自然通風,但目前通風空調將廠房外部的空氣吹入廠房內部后,因廠房外面的空氣雜質過多,導致吹入廠房內部的空氣質量不佳,且通風空調的耗電量比較高,在使用時浪費了大量的電力資源,解決上述問題,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廠房用強化自然通風空調節能系統。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廠房用強化自然通風空調節能系統,具備凈化空氣,可發電等優點,解決了目前通風空調將廠房外部的空氣吹入廠房內部后,因廠房外面的空氣雜質過多,導致吹入廠房內部的空氣質量不佳,且通風空調的耗電量比較高,在使用時浪費了大量的電力資源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廠房用強化自然通風空調節能系統,包括大廠房,所述大廠房頂面的四個拐角位置均固定安裝有頂板,頂板的頂面開設有板槽,頂板的頂面設置有升降機構,頂板的頂面設置有外板,外板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太陽能發電板,大廠房的內部設置有蓄電池,太陽能發電板與蓄電池電性連接在一起,頂板的頂面設置有除物機構,大廠房的內部設置有自然通風空調,自然通風空調圖蓄電池電性連接在一起,大廠房的頂面設置有過濾機構。
優選的,所述升降機構包括固定柱,所述頂板的頂面固定安裝有固定柱,固定柱的頂面開設有柱槽,柱槽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固定棒,柱槽的內部活動卡接有上塊,上塊的一側開設有塊孔,塊孔與固定棒活動套接在一起,上塊通過塊孔固定安裝在柱槽內部,上塊的頂面開設有塊槽,塊槽內部相互靠近的兩側均開設有轉動孔,塊槽的內部活動卡接有連接板,連接板相互遠離的兩側均固定安裝有轉動棒。
優選的,所述轉動棒與轉動孔活動套接在一起,連接板通過轉動棒固定安裝在轉動孔的內部,連接板的頂面固定安裝在外板的底面,外板通過連接板設置在頂板的頂面,頂板的頂面固定安裝有固定塊,固定塊為L形矩形結構,固定塊的頂面開設有移動孔,移動孔的固定塊的底面固定安裝有主驅動電機,主驅動電機軸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齒輪,移動孔的內部活動卡接有移動板。
優選的,所述移動板的一側開設有齒槽,主驅動電機與齒槽嚙合在一起,移動板通過齒槽固定安裝在移動孔的內部,移動板的一側開設有連接孔,連接孔內部相互靠近的兩側均開設有連接槽,連接孔的內部過多卡接有內板,內板相互遠離的兩側均固定安裝有內柱,內柱與連接槽活動套接在一起,內板通過內柱固定安裝在連接孔的內部,內板的頂面固定安裝在外板的底面。
優選的,所述除物機構包括頂塊,所述頂板的頂面固定安裝有頂塊,頂塊的右側開設有滑動槽,滑動槽內部的一側開設有內槽,內槽的內部固定安裝有副驅動電機,副驅動電機軸的一端固定安裝有限位棒,限位棒的外圓壁面開設有螺紋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經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28724.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