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用于微量液體分析的蒸發效應補償裝置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28368.3 | 申請日: | 2021-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3045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08 |
| 發明(設計)人: | 楊明鵬;王超凡 | 申請(專利權)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48 | 分類號: | G01N33/48;G01N1/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柏尚春 |
| 地址: | 210044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微量 液體 分析 蒸發 效應 補償 裝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1.一種用于微量液體分析的蒸發效應補償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補償液區(1)、補償通道區(2)、檢測區(3)、待測液輸送區(4)、檢測物收集區(5);
所述補償液區(1)包括空腔(7)以及空腔(7)內的補償液(6);
所述補償通道區(2)包括微流體補償通道(15)、微通道網結構(12)和若干閥門,所述微流體補償通道(15)分別連接空腔(7)和微流體主通道(13);所述微通道網結構(12)上設有排氣通道(32);
所述檢測物收集區(5)用于將需要檢測的微量液體通過毛細管作用吸收至微流體主通道(13)內;
所述待測液輸送區(4)包括微流體主通道(13)和若干閥門;
所述檢測區(3)設有微量液體的分析裝置或分析電極;
所述補償通道區(2)上的閥門數量為三個,分別為微流體補償通道(15)左右兩端的閥門一(8)、閥門二(9),以及排氣通道(32)上的閥門三(10);
所述微流體補償通道(15)的尺寸為10μm-20μm;所述微流體主通道(13)的尺寸為100μm-300μ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量液體分析的蒸發效應補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測液輸送區(4)上的閥門數量為兩個,分別設于微流體主通道(13)與檢測區(3)和檢測物收集區(5)連接處的閥門四(16)和閥門五(17)。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量液體分析的蒸發效應補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體補償通道(15)和微流體主通道(13)的制作材料包括有機材料PDMS、PMMA、PET,并在通道內壁涂有聚乙烯醇。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量液體分析的蒸發效應補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裝置或分析電極的分析方法包括電化學法、比色法和熒光法。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微量液體分析的蒸發效應補償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補償液(6)為去離子水。
6.一種權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微量液體分析的蒸發效應補償裝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裝置依次進行連接安裝,所有閥門處于關閉狀態;
(2)在補償液區(1)加入補償液,并根據檢測時間適當調整補償液的量;
(3)在檢測物收集區(5)進行檢測液體的收集,打開閥門四(16)和閥門五(17),在微流體主通道(13)內毛細管力作用下待測液被送至檢測區域,關閉閥門五(17);
(4)初始狀態為去補償液和待測溶液分別堵在閥門一(8)、閥門二(9)處,打開閥門三(10),使得微通道內的空氣可以由閥門三(10)排出;之后同時打開閥門一(8)和閥門二(9),兩側液體在毛細管力作用下從兩端向中間自發流動,補償液和待測液在微通道網結構(12)處相遇,當觀察到兩溶液相遇于網結構區域時,關閉閥門三(10);
(5)保持閥門一(8)和閥門二(9)打開,檢測區(3)內的待測液蒸發,補償液在毛細管作用下不斷地對其進行補償;開始進行檢測,直至檢測結束;
(6)待檢測結束后進行裝置的清洗,完畢后,向微流體主通道(13)的入口通入高純氮氣,將清洗液分別從出口一(29)、出口二(30)和出口三(31)排出,靜置干燥,干燥后妥善保存或者繼續進行下一次檢測。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微量液體分析的蒸發效應補償裝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中,所述補償液的量是待測液的5-10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未經南京信息工程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28368.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聯邦學習的移動設備射頻分布識別方法
- 下一篇:一種電解設備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