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禽類宰殺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27961.6 | 申請日: | 2021-03-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41273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李海暉;李建榮;成思源;董華鋒;李秀玲 | 申請(專利權)人: | 鶴九玄(廣州)食品機械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22C21/00 | 分類號: | A22C21/00;G06T7/6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細軟智谷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韓國強 |
| 地址: | 510000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小谷圍街大學城***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禽類 宰殺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禽類宰殺裝置,涉及禽類屠宰加工技術領域,禽類宰殺裝置包括夾持活禽頭部的頭部固定結構、喉部限位結構、切割結構、升降結構、切割深度調節結構、信息采集組件和控制器,頭部固定結構包括兩個夾持部和帶動兩個夾持部相互靠近和遠離的第一移動組件,喉部限位結構包括至少三個限位部,分別抵在喉部的不同位置,切割結構包括刀具組件以及帶動刀具組件移動的第二移動組件,上述三個結構均設置在升降結構上、以跟隨升降結構同步升降,切割深度調節結構調節刀具組件的位置或限位部的位置,信息采集組件用于采集不同活禽的頭部尺寸信息,控制器與上述各個部件通信連接。如此設置,對不同禽類實現自動化精準切割。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禽類屠宰加工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禽類宰殺裝置。
背景技術
活禽宰殺環節在國內外均使用人工割喉放血的方式進行。活禽放血宰殺,不僅需要切斷活禽喉部的三根動脈,還需要切斷氣管、食道,但不能對喉骨造成損傷,否則切割過深會在脫毛時斷頭,切割過淺又會放血不完全導致無法達到工藝要求,故宰殺不同活禽,對切割深度和切割位置有不同的要求。
現有技術中,少數專利涉及輔助固定裝置,由人將禽類放入輔助固定裝置中,再進行宰殺;也有提及在生產線上放置刀片,當活禽經過時借助相對運動進行宰殺。但是,現有宰殺裝置及輔助固定裝置的固定活禽的位置尺寸固定,只能固定一種活禽頭部大小,無法調節所需固定活禽頭部位置的尺寸,也無法調節切割深度。而通常禽類的頭部尺寸不一、姿態不定,若生產線上的宰殺裝置或固定裝置只能適用于一種尺寸的活禽,適用范圍過小。而且自動的禽類宰殺技術能有效降低用人成本,適應“農業現代化”與“集中屠宰”政策。
因此,如何在不修改現有生產線情況下實現對不同禽類割喉放血的精準切割問題,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禽類宰殺裝置以在不修改現有生產線情況下實現對不同禽類割喉放血的精準切割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的諸多技術方案中的優選技術方案所能產生的諸多技術效果詳見下文闡述。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禽類宰殺裝置,包括:
頭部固定結構,其包括用于夾持固定活禽頭部的兩個夾持部以及用于帶動兩個所述夾持部相互靠近和遠離的第一移動組件;
喉部限位結構,設置在所述頭部固定結構上方,其包括分別抵在活禽喉部兩側的第一側限位部和第二側限位部,所述第二側限位部包括上下設置的兩個限位部,所述第一側限位部位于兩個所述限位部之間;
切割結構,包括用于切割活禽喉部的刀具組件以及用于帶動所述刀具組件靠近和遠離活禽喉部的第二移動組件,所述刀具組件與所述第二側限位部位于同一側且設置在兩個所述限位部之間;
升降結構,所述頭部固定結構、所述喉部限位結構、所述切割結構均設置在所述升降結構上,以跟隨所述升降結構同步升降;
切割深度調節結構,用于調節所述刀具組件相對所述第二側限位部的位置;
信息采集組件,用于采集不同活禽的頭部尺寸信息;
控制器,與所述信息采集組件、所述第一移動組件、所述第二移動組件、所述升降結構、所述切割深度調節結構均可通信連接。
優選地,所述升降結構包括:
支撐架、沿豎直方向可移動設置在所述支撐架上的升降動板以及用于驅動所述升降動板升降的驅動組件,所述驅動組件與所述控制器可通信連接;
所述升降動板上并列設置有第一頂層支架、第二頂層支架,所述第一頂層支架上端設置有固定板,所述第二頂層支架上端沿第一水平方向可移動地設置有活動板組,所述頭部固定結構設置在所述固定板下端面,所述刀具組件沿第二水平方向可移動地設置在所述活動板組上,所述第一水平方向與所述第二水平方向相互垂直。
優選地,所述驅動組件包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鶴九玄(廣州)食品機械有限公司,未經鶴九玄(廣州)食品機械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2796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