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減震式液壓伺服馬達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23863.5 | 申請日: | 2021-03-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79375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1-05 |
| 發明(設計)人: | 劉彤;賀琳丹;申俊;蘇永康;毛偉杰;尹亮亮;舒常平;陳龍;鄒敏;劉葉;劉建梁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 |
| 主分類號: | F15B15/08 | 分類號: | F15B15/08;F15B15/22;F15B15/26 |
| 代理公司: | 廣州市紅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雷艷輝 |
| 地址: | 410000 湖南***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減震 液壓 伺服 馬達 | ||
1.一種減震式液壓伺服馬達,其特征在于,包括液壓馬達本體、緩沖機構,所述緩沖機構包括輸出耦合組件,所述輸出耦合組件包括輸出耦合外殼、第一耦合葉輪、第二耦合葉輪、輸出軸、緩沖彈簧;所述第一耦合葉輪包括第一板體、沿所述第一板體端面圓周均布設置的多個第一葉片,所述第二耦合葉輪包括第一耦合殼體、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殼體內并呈均布設置的多個第二葉片;所述輸出耦合外殼與所述液壓馬達本體相連接;所述輸出耦合外殼內填充有液壓油;
所述液壓馬達本體包括的主軸的一端伸入至所述輸出耦合外殼內,所述第一耦合葉輪和第二耦合葉輪位于所述輸出耦合外殼內,所述第一板體與所述主軸的一端相連接,多個所述第一葉片位于所述第一耦合殼體內,所述第一葉片和第二葉片的位置相錯開;所述第二耦合葉輪轉動安裝于所述輸出耦合外殼內;所述主軸的一端的端面設有盲孔;所述輸出軸的一端位于所述輸出耦合外殼的外部,所述輸出軸伸入至所述輸出耦合外殼內并穿過所述第一耦合殼體的中心孔后,所述輸出軸的另一端插入至所述盲孔內,所述第一耦合殼體的中心孔內設有多個第一連接板,所述輸出軸上設有多個第二連接板,所述第一連接板和第二連接板通過所述緩沖彈簧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式液壓伺服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減震式液壓伺服馬達還包括剎車機構,所述剎車機構還包括剎車耦合組件,所述剎車耦合組件包括剎車耦合外殼、第三耦合葉輪、第四耦合葉輪、擺動連桿;所述第三耦合葉輪包括第二板體、沿所述第二板體端面圓周均布設置的多個第三葉片,所述第四耦合葉輪包括第二耦合殼體、位于所述第二耦合殼體內并沿所述第二耦合殼體端面圓周均布設置的多個第四葉片;所述剎車耦合外殼與所述液壓馬達本體相連接;所述剎車耦合外殼內填充有液壓油;
所述主軸的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剎車耦合外殼內,所述第三耦合葉輪和第四耦合葉輪位于所述剎車耦合外殼內,所述第二板體與所述主軸的另一端相連接,多個所述第三葉片位于所述第二耦合殼體內,所述第三葉片和第四葉片的位置相錯開,所述第四耦合葉輪轉動安裝于所述剎車耦合外殼內,所述擺動連桿位于所述剎車耦合外殼的外部,且所述擺動連桿的中間與所述第二耦合殼體的中間相連接;
所述剎車機構包括兩子剎車組件,所述子剎車組件包括剎車片、彈簧、支架、L型連桿,所述剎車片包括弧形塊、位于所述弧形塊內輪廓中間的移動塊、分別連接于所述弧形塊兩端的兩平板;兩所述子剎車組件呈對稱設置,兩所述弧形塊外包所述輸出耦合外殼,所述輸出耦合外殼上對稱設有兩移動槽,兩所述移動塊分別插入至兩所述移動槽內并伸入至所述輸出耦合外殼內,所述移動塊的工作面呈與所述第一耦合殼體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結構;所述支架與所述液壓馬達本體相連接,所述支架通過所述彈簧與所述弧形塊的外輪廓相連接;
兩所述L型連桿的長邊與所述液壓馬達本體轉動安裝,所述L型連桿的短邊設有腰圓孔,所述擺動連桿的兩端均連接有銷軸,兩所述銷軸分別插入至兩所述L型連桿短邊的腰圓孔內;兩所述子剎車組件的平板位置相對,且位于同側的兩所述平板呈相間設置;所述L型連桿長邊的端部的橫截面呈腰圓形結構;第一個L型連桿長邊的端部位于同側的兩平板之間,第二個L型連桿長邊的端部位于另一同側的兩平板之間;
所述剎車機構呈剎車狀態時,所述L型連桿腰圓形結構的平面部分與所述平板相貼合,所述移動塊的工作面貼合所述第一耦合殼體的外表面,同側的兩所述平板之間的間距處于最小值;所述剎車機構呈打開狀態時,所述L型連桿腰圓形結構的圓弧部分與所述平板相貼合,同側的兩所述平板之間的間距處于最大值,所述移動塊的工作面與所述第一耦合殼體的外表面相脫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式液壓伺服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葉片呈S形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減震式液壓伺服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耦合殼體包括外筒體、位于外筒體內的內筒體、連接外筒體和內筒體一端的封閉板,所述外筒體、內筒體和封閉板之間形成凹腔,多個第二葉片包括沿外筒體內壁圓周均布設置的多個外子葉片、沿內筒體外表面圓周均布設置的多個內子葉片、沿封閉板端面圓周均布設置的多個S形葉片。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減震式液壓伺服馬達,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壓馬達本體包括馬達外殼、小齒輪、大齒輪、油路導向板、換向閥、換向棘爪、主葉片,所述主軸轉動安裝于所述馬達外殼內,所述輸出耦合外殼與所述馬達外殼的一端相連接,所述馬達外殼的另一端通過所述油路導向板與所述剎車耦合外殼相連接;所述換向閥與所述油路導向板相連接;多個所述主葉片位于所述馬達外殼內,且多個所述主葉片沿所述主軸的外表面圓周均布設置;
所述馬達外殼的另一端設有第一過油口和第二過油口,所述油路導向板上設有第一中間油口和第二中間油口,所述第一中間油口和第二中間油口分別與所述第一過油口和第二過油口位置相對,所述油路導向板上設有與所述換向閥的第一油口相連通的進油通道一、與所述換向閥的第二油口相連通的進油通道二,所述油路導向板內設有齒輪安裝腔、弧形油腔一和弧形油腔二,所述齒輪安裝腔與所述第一中間油口、第二中間油口、進油通道一、進油通道二、弧形油腔一和弧形油腔二相連通,所述小齒輪和大齒輪位于所述齒輪安裝腔內,且所述小齒輪的數量為三個,三個所述小齒輪呈并排設置并與所述油路導向板轉動安裝,相鄰兩小齒輪之間相嚙合,所述大齒輪與所述油路導向板轉動安裝,所述大齒輪與位于中間的小齒輪相嚙合,所述油路導向板內還設有棘爪安裝槽,所述棘爪安裝槽與所述齒輪安裝腔、弧形油腔一和弧形油腔二相連通,所述換向棘爪位于所述棘爪安裝槽內,所述換向棘爪與所述油路導向板彈性轉動連接,所述換向棘爪的一端呈圓弧形結構,且所述換向棘爪的一端插入至所述大齒輪的齒槽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未經湖南機電職業技術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23863.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用于抗腫瘤的組合物
- 下一篇:一種基于卷積神經網絡的降雨強度檢測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