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早期防裂的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15165.0 | 申請日: | 2021-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1263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18 |
| 發明(設計)人: | 喻林;郭相偉;譚濤;陳韋凌;程梓豪 | 申請(專利權)人: | 河海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4B28/04 | 分類號: | C04B28/04;C04B38/02;C04B111/27;C04B111/34 |
| 代理公司: | 南京蘇高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金詩琦 |
| 地址: | 210024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早期 混凝土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用于早期防裂的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所述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物質:314~338份水泥,35~58份粉煤灰,680~765份砂,1010~1045份石子,169~173份水,8~9份減水劑,0.1~1份防裂抗滲外加劑FLT?Ⅰ,0.1~1份改性聚丙烯纖維。所述制備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將改性聚丙烯纖維與稱量好的砂和石子置于攪拌機中快速攪拌均勻;b、將稱量好的水泥、粉煤灰、FLT?Ⅰ和20~40℃的水攪拌均勻;c、將稱量好的減水劑和水攪拌均勻后,加入步驟b的混合物中,繼續攪拌均勻。本發明在混凝土中摻入FLT?Ⅰ與改性聚丙烯纖維后,有利于降低對環境的污染,能夠提高經濟效益。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混凝土及其制法,具體為一種用于早期防裂的混凝土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混凝土結構被廣泛應用于各類工程結構,但由于抗裂性差導致外界有害介質侵入混凝土,進而引起整體結構功能破壞的案例屢屢出現。在對跨海橋梁的調查中發現,橋梁的許多下部結構都存在細小裂縫,寬度多為0.08mm-0.15mm,少量裂縫寬度甚至達到0.3mm-0.4mm,更為嚴重的是許多應力裂縫從基座或樁延伸到水面,深度到達鋼筋。
目前市面上普遍使用膨脹劑來減少混凝土早期出現的裂縫,但是使用后混凝土仍然存在后期抗裂能力不足,強度大幅降低等現象,且制備過程較為繁瑣,成本較高,會對環境造成污染。因此尋找一種新型抗裂混凝土制備方法,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防止混凝土開裂和滲漏,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發明目的: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早期防裂的混凝土,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用于早期防裂的混凝土的制備方法。
技術方案: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用于早期防裂的混凝土,包括以下重量份數的物質:314~338份水泥,35~58份粉煤灰,680~765份砂,1010~1045份石子,169~173份水,8~9份減水劑,0.1~1份防裂抗滲外加劑FLT-Ⅰ,0.1~1份改性聚丙烯纖維。
進一步地,水泥為普通硅酸鹽水泥。
進一步地,粉煤灰為F類Ⅱ級。
進一步地,砂為中砂,細度為2.3~2.8,氣干狀態。
進一步地,石子為5~40mm連續級配的碎石,氣干狀態。
進一步地,減水劑為PC-8051型高效減水劑,減水率為27%,摻量為水泥與粉煤灰總量的1.5%~2.5%。
進一步地,防裂抗滲外加劑FLT-Ⅰ包括8~10份早強劑,6~8份速凝劑,18~20份氧化鈣和3~5份鋁粉;早強劑優選為三乙醇胺、鉻酸鹽和氯化鋁的混合物,三者配比為1:2~3:2~4;速凝劑優選為鋁酸鈉、碳酸鈉和生石灰的混合物,三者配比為1:1~2:0.5~1。
進一步地,改性聚丙烯纖維的長度為6~12mm,直徑15~25μm。聚丙烯纖維置于硫酸鉀或硫酸鈉溶液中浸泡后晾干。
上述用于早期防裂的混凝土的制備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a、將改性聚丙烯纖維與稱量好的砂和石子置于攪拌機中,以40~60r/min的轉速快速攪拌均勻;
b、將稱量好的水泥、粉煤灰、FLT-Ⅰ和20~40℃的水攪拌均勻;
c、將稱量好的減水劑和水攪拌均勻后,加入步驟(b)的混合物中,繼續攪拌均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河海大學,未經河海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1516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