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從車內快速開啟的汽車門鎖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10244.2 | 申請日: | 2021-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3056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2-08 |
| 發明(設計)人: | 吳何畏;管飛;張俊;韓峰;程昊 | 申請(專利權)人: | 湖北文理學院 |
| 主分類號: | E05B85/00 | 分類號: | E05B85/00;E05B85/12;E05B81/56;E05B81/04;E05B81/3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祝蓉蓉 |
| 地址: | 441000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快速 開啟 汽車 門鎖 | ||
本發明公開一種從車內快速開啟的汽車門鎖,在用于鎖止解鎖或者開鎖的時候,通過撥動內開啟轉動臂發起動作,內開啟轉動臂轉動帶動鏈接支臂動作,鏈接支臂動作帶動鎖止聯動臂轉動,鎖止聯動臂轉動帶動鎖止搖臂轉動,鎖止搖臂轉動帶動開啟推臂轉動,使得開啟推臂回到與外開啟搖臂能夠相互作用的位置,使鎖體復位準備下一次開鎖,同時,內開啟轉動臂繼續轉動直到推開卡爪,使卡爪與卡板脫開解鎖,從而實現一次拉動內開啟轉動臂,直接實現鎖體的鎖止解鎖功能和開鎖功能。本發明的門鎖布置在司機門一側,便于司機快速開啟,同時給司機的整車控制權提供了可靠性保障。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從車內快速開啟的汽車門鎖。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外汽車上的車門鎖為了實現其功能的多樣性,被設計的越來越復雜。其中,單獨對于從車內開啟的方式而言,隨著汽車智能化電動化技術的深入,操作起來也變得繁瑣起來。例如:從車內開門時要先解開中控鎖止機構,才能拉動內開手柄打開車門(一般在鎖體上中控鎖止機構啟作用后,外開啟是打不開門鎖的,起到了防護外部開啟的作用;內開啟在一定的條件下也是打不開門鎖的,起到了防止內開啟誤操作打開車門的作用);或者從車內開拉動一次內開手柄,解開中控鎖,然后再拉動一次內開手柄才能解開門鎖(這種開啟方式行業內稱雙拉開啟)。這種內開啟方式從安全和防盜的角度來設計是可行的,但是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往往由于乘員不清楚內開手柄的這種設計功能,在下車開門時,經常會出現開門的誤操作,要么是拉動了內手柄,中控解鎖沒有解開,無法開門,等待中控鎖止機構解鎖后,才能開門;要么是拉動了一次內手柄,打不開車門四下的去找鎖止提鈕解開中控鎖止。這樣客戶體驗往往就變得比較差。特別是對于司機一側的車門,由于司機是具有對汽車駕駛的最高指揮權,因此司機對于這一側門鎖的防止誤開啟的功能需求并不太高,相反的司機由于在某些特殊場合,停車以后需要快速的先行下車,因此需要針對司機門這一側的需求特點做差異化的設計。
一般轎車或乘用車都有4個側門鎖,側門鎖的功能不僅僅是保證車門能夠緊緊的鎖在車身上,具有一定的強度,在受到撞擊時不脫開。它們還具有類似于室內門這樣的防盜作用,即:防護防盜作用,阻止未被授權的人進入車內;防止汽車行駛過程中,因為誤操作內開啟手柄,打開車門,對車內的乘員造成生命危險。因此,在汽車門鎖系統中,起到這種防護防盜作用的叫做鎖止裝置,一般可以通過電動和手動來實現解鎖和鎖止,電動時通過一個微型電機驅動轉臂,實現鎖止裝置脫開,手動時通過車門鎖芯的轉動實現鎖止裝置脫開。這種鎖止裝置是通過隔開鎖體內部的咬合連接機構,實現外部和內部打不開門鎖。在這種機理的作用下,我們經常使用的乘用車具有以下這幾種情況:
1)某一種門鎖使用工況為:在車門關閉后,鎖止機構啟動鎖止,人站在車外拉動外拉手打不開車門,人在車內拉動內拉手也打不開車門,只有通過將連接鎖止機構的鎖止鈕撥動后,解開鎖止機構,才能通過內、外拉手打開車門。
2)另一種門鎖使用工況為:在車門關閉后,鎖止機構啟動鎖止,人站在車外拉動外拉手打不開車門,人在車內第一次拉動內拉手也打不開車門,但此次拉動替代了方案一中鎖止鈕撥動的作用,解開了鎖止機構,那么第二次拉動就可以直接打開車門鎖了。但是,一般思維的情況下,第一次拉動打不開,都不會再嘗試拉動第二次了,同時,這種兩次拉動的方式,對于安全性也有弊端,分不清楚導致使鎖止狀態還是解鎖狀態,必須要加入一些信號探測開關來進行監控。特別是對于司機一側的車門,不便于司機快速開啟車門。
3)還有一種電控門鎖使用工況為:在車門關閉后,鎖止機構為電動機構,啟動鎖止后,人站在車外拉動外拉手打不開車門,人在車內拉動內拉手也打不開車門,只有通過電控按鈕,按下解鎖鍵以后,電動鎖止機構解鎖,才能通過內、外拉手打開車門。
在這種功能組合的條件下,有多種功能矩陣可以實現,但是,無論功能矩陣內怎么排列組合,都受限于鎖體的內部機構和運動結構,無法實現既能起到外部防護防盜作用,又能達成快速便捷內開啟的設計目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湖北文理學院,未經湖北文理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10244.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