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含聚多糖納米晶的免洗抑菌洗手液及其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209364.0 | 申請日: | 2021-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232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朱焱;林寧;周夢琴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百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8/9789 | 分類號: | A61K8/9789;A61K8/02;A61K8/34;A61K8/73;A61K8/81;A61K8/92;A61Q17/00;A61Q19/00;A61Q19/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維正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智業(yè) |
| 地址: | 430014 湖北省武漢市陽邏經濟開發(fā)***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多糖 納米 免洗抑菌 洗手 及其 制備 方法 |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含聚多糖納米晶的免洗抑菌洗手液及其制備方法,該免洗抑菌洗手液按重量百分比計由以下組分構成:卡波樹脂?U20 0.5?0.8%,保濕劑1?3%,聚多糖納米晶0.01?2%,艾葉提取液1?2%,護膚劑1?2%,無水乙醇65?69%,表面活性劑0.8?1.2%,三乙醇胺0.4?0.8%,香精0.3?0.7%,余量為去離子水。本發(fā)明配方具有優(yōu)秀的抑菌、殺菌作用,同時有保濕護膚功效,溫和不刺激,使用起來安全又方便。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含聚多糖納米晶的免洗抑菌洗手液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源于天然產物的甲殼素是地球上存在量僅次于纖維素的多糖,從甲殼素中提取的甲殼素納米晶,具有優(yōu)異的生物相容性、抗菌性、吸濕性和促滲透性,以及對皮膚無毒無刺激等特性,是日化品中理想的生物高分子材料。
艾葉為中醫(yī)常用藥材,是菊科植物嵩屬草本植物艾的干燥葉。從《別錄》到《本草綱目》中記載,艾葉能溫氣血,針灸入藥,能去風寒,通經活絡,因此,艾葉是具有相當價值的植物。有抗真菌、抗病毒、抑制血小板聚集、鎮(zhèn)咳平喘、護肝利膽、抗過敏、増強免疫為等作用。
目前市場上一般的免沖洗洗手液乙醇的含量75%左右,高濃度的乙醇對皮膚有刺激作用,另外有些洗手液的殺菌成分為小分子的有機物,如二氯苯氧氯酚等。這些殺菌劑雖然殺菌效果強,但有強烈的致癌風險。
人們的日常工作和活動使雙手沾滿細菌和污垢,危害人體健康,因此需要經常的清潔和護理。免沖洗洗手液的使用不受水源限制,隨時隨地能對手部進行清潔,能抑制細菌,讓手部不受細菌污染,便攜高效,可用于家庭、醫(yī)院等多種場所,尤其適于野外工作以及旅游人員的使用。
發(fā)明內容
基于背景技術存在的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含聚多糖納米晶的免洗抑菌洗手液及其制備方法。本發(fā)明的含聚多糖納米晶的免洗抑菌洗手液,洗后免沖洗,能清除手部細菌,對大腸桿菌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穩(wěn)定性好,溫和不刺激,具有保濕護膚功效,免沖洗,方便外出攜帶,節(jié)約用水。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的第一個目的,本發(fā)明采用了以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免沖洗抑菌洗手液,該洗手液按重量百分比計由以下組分構成:卡波樹脂-U200.5-0.8%,保濕劑1-3%,聚多糖納米晶0.01-2%,艾葉提取液1-2%,護膚劑1-2%,無水乙醇65-69%,表面活性劑0.8-1.2%,三乙醇胺0.4-0.8%,香精0.3-0.7%,余量為去離子水。
具體地,所述保濕劑選自透明質酸、1,2-丙二醇中的一種或兩種。
具體地,所述護膚劑選自維生素E、蘆薈油、甘油中的一種或兩種。
具體地,所述表面活性劑選自吐溫80、吐溫60、OP-10中的一種或幾種。
具體地,所述香精選自蘭花香精。
具體地,所述聚多糖納米晶為甲殼素納米晶,其制備方法如下:將甲殼素經酸水解后,將沉淀離心水洗,接著均質分散,透析得甲殼素納米晶懸浮液。
具體地,聚多糖納米晶懸浮液的制備方法如下:將甲殼素與3N HCl溶液以30mL/g的比例混合進行酸處理,在110℃的條件下,磁力攪拌90min,然后將沉淀離心水洗。重復上述步驟三次。接著用均質機分散懸浮液,分散2次,每次分散時間為3min,再用去離子水透析3天(pH≈7),透析用水每日更換,最后得甲殼素納米晶懸浮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百潔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武漢百潔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0936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