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水循環的設施蔬菜園區病蟲害物理防治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09200.8 | 申請日: | 2021-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4292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呂治春;張標 | 申請(專利權)人: | 優數惠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4H5/08 | 分類號: | E04H5/08;E02B11/02;E02B13/00;E03F5/10;E03F5/22;A01G13/00 |
| 代理公司: | 合肥鴻知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80 | 代理人: | 劉騏鳴 |
| 地址: | 101500 北京市密云區鼓樓東大街3號山水***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水循環 設施 蔬菜 病蟲害 物理 防治 方法 | ||
本發明涉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基于水循環的設施蔬菜園區病蟲害物理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驟:S1:在所有蔬菜大棚周圍挖淺溝渠,淺溝渠0.8米深,0.8米寬面;S2:在大棚的非道路端挖深溝渠,深溝渠1米深,1米寬;S3:通過深溝渠將所有淺溝渠連接一起,形成通路。該基于水循環的設施蔬菜園區病蟲害物理防治方法,通過在蔬菜大棚周圍開挖聯通的淺溝渠、深溝渠和深挖3個三級生態水塘,形成可控制的水通路,加強水管理,降低地下水位,有利地勢低洼、易積水區域排澇,實現了利用水循環的物理方法,降低水洼地區蔬菜大棚內土壤濕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病蟲害防治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水循環的設施蔬菜園區病蟲害物理防治方法。
背景技術
病菌的萌發對濕度要求高、潮濕多雨,濕度大有助于病菌孢子萌發;其次,溫度的上升,有利于病菌菌絲的生長,能迅速侵入寄主,導致病蟲害的發生。設施蔬菜大棚內持續的高溫高濕環境,可連續發生多次侵染循環,有利于病害的大面積爆發。
高溫高濕條件有利于病蟲害發生蔓延,控制蔬菜病蟲害發病條件是預防、控制病蟲造成危害的關鍵措施。由于蔬菜生長條件需要,設施蔬菜大棚內需要常年處于高溫狀態。加強水管理,地勢低洼、易積水區域做好排澇,降低地下水位,減少土壤黏性,控制土壤濕度,成為減少蔬菜園區病蟲害的有利措施。
為此我們提出了一種基于水循環的設施蔬菜園區病蟲害物理防治方法。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上述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基于水循環的設施蔬菜園區病蟲害物理防治方法,本發明通過在蔬菜大棚周圍開挖聯通的淺溝渠、深溝渠和深挖3個三級生態水塘,形成可控制的水通路,降低水洼地區蔬菜大棚內土壤濕度,增加土壤透氣性,防治蔬菜病蟲害發生,改善土壤質量,保護生態環境,保障蔬菜質量安全和提高蔬菜品質。
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水循環的設施蔬菜園區病蟲害物理防治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在所有蔬菜大棚周圍挖淺溝渠,淺溝渠0.8米深,0.8米寬面;
S2:在大棚的非道路端挖深溝渠,深溝渠1米深,1米寬;
S3:通過深溝渠將所有淺溝渠連接一起,形成通路;
S4:在蔬菜園區洼地區,深挖1個一級生態水塘,深度為1.5米;
S5:在一級生態水塘附近深挖1個二級生態水塘,深度為2米;
S6:在二級生態水塘附近深挖1個三級生態水塘,深度為2.5米;
S7:在3個生態水塘之間鋪設水閘,將3個生態水塘連接一起,形成可控制的水通路;
S8:在3個三級生態水塘里面種植水草、蘆葦和水蒲;
S9:在三級生態水塘靠近深溝渠一側,建設水泵房,安裝大小適中的水泵。
優選的,一級生態水塘、二級生態水塘和三級生態水塘添加水爽活水凈化液、凈水生物降解劑和微生物制劑,以構建良好的生境條件,加快塘體生態系統的恢復。
優選的,一級生態水塘、二級生態水塘和三級生態水塘內均投放魚、螺、貝水生動物,進一步完善食物鏈,構建完整的水生態系統。
與現有技術對比,本發明具備以下有益效果:
該基于水循環的設施蔬菜園區病蟲害物理防治方法,通過在蔬菜大棚周圍開挖聯通的淺溝渠、深溝渠和深挖3個三級生態水塘,形成可控制的水通路,加強水管理,降低地下水位,有利地勢低洼、易積水區域排澇,實現了利用水循環的物理方法,降低水洼地區蔬菜大棚內土壤濕度;并增加土壤透氣性,減少土壤黏性,控制土壤濕度;防治蔬菜病蟲害發生,改善土壤質量,保護生態環境,保障蔬菜質量安全和提高蔬菜品質。
附圖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優數惠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優數惠農(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0920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