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燃油箱加注裝置及高壓燃油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07746.X | 申請日: | 2021-02-2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293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邢天龍;田文;李蒙;石志剛;盧晨曦 | 申請(專利權)人: | 德安福(天津)汽車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2M37/00 | 分類號: | F02M37/00;F02M25/08;B60K15/0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301600 天津*** | 國省代碼: | 天津;1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燃油 加注 裝置 高壓 系統 | ||
本申請涉及一種燃油箱加注裝置及高壓燃油系統,屬于機動車高壓燃油系統的技術領域,其包括加注管道、固設在加注管道上的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以及與第一箱體連通的油箱接頭和第二箱體連通的碳罐接頭;第二箱體上開設有與第一箱體連通的泄壓孔,第二箱體上設有封閉件和彈性件;加注管道內設有彈片,彈片與封閉件之間設有聯動機構,聯動機構用于在彈片移動時帶動封閉件移動將泄壓孔打開。在向燃油箱內加油時,加油槍插入加注管道內后,會推動彈片轉動,彈片通過聯動機構帶動封閉件移動,使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連通,即燃油箱和碳罐連通,實現燃油箱的泄壓功能,整體采用機械結構,具有安全性較高、成本低的優點。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機動車高壓燃油系統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燃油箱加注裝置及高壓燃油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混合動力汽車大多數采用高壓燃油系統,高壓燃油系統主要由燃油箱、發動機、碳罐和燃油箱隔離閥組成,其中燃油箱隔離閥連接在燃油箱和碳罐之間,用于控制燃油箱的內部壓力。
燃油箱隔離閥一般由電磁閥、過壓安全閥和真空安全閥組成,過壓安全閥用于在燃油箱內部壓力較大時對燃油箱進行泄壓,真空安全閥用于在燃油箱內部壓力較小時對燃油箱內部進行補氣,從而實現對油箱內部壓力控制的功能;在對燃料箱內進行加油時,電磁閥連通燃油箱和碳罐,先對燃油箱進行泄壓工作,使燃油能夠順利的流入燃油箱內。
由于電磁閥只有在通電狀態下才能啟動,而且還需要ECU控制電路的配合,才能保證加油時對燃油箱內進行泄壓,存在有使用壽命較低、成本較高的缺陷。
發明內容
為了能夠實現無需電控方式,即可實現向燃油箱內加油時先對燃油箱內進行泄壓的功能,提高使用壽命、降低生產成本,本申請提供一種燃油箱加注裝置及系統。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的一種燃油箱加注裝置,其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燃油箱加注裝置,包括加注管道、固設在加注管道上的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以及與第一箱體連通的油箱接頭和第二箱體連通的碳罐接頭;所述第二箱體上開設有與第一箱體連通的泄壓孔,且第二箱體上設有將泄壓孔封閉的封閉件,第二箱體上還設有用于使封閉件保持將泄壓孔封閉的彈性件;所述加注管道內設有彈片,加油槍插入加注管道時會推動所述彈片移動,彈片與封閉件之間設有聯動機構,聯動機構用于在彈片移動時帶動封閉件移動將泄壓孔打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將加注管道與機動車的燃油箱連通,油箱接頭與燃油箱連通,碳罐接頭與碳罐的吸附口連通;在向燃油箱內加油時,將加油槍插入加注管道中,加油槍插入加注管道的同時將彈片推開,使彈片移動,使加油槍向燃油箱內注入燃油;彈片轉動的同時,通過聯動機構帶動封閉件移動,并使彈性件受力彈性變形而蓄力,此時泄壓孔打開,將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連通,即燃油箱和碳罐連通,使燃油箱內的油蒸汽可經過第一箱體和第二箱體流入碳罐中,經過碳罐吸附處理后排出大氣,實現對燃油箱的泄壓,使燃油能夠順利的注入燃油箱內;加油結束后,將加油槍拔出,彈片失去加油槍的限制后,彈性件隨即帶動封閉件和彈片恢復初始位置,斷開燃油箱碳罐的連通,保證機動車的高壓燃油系統正常工作。對燃油箱內加油時全部采用機械結構實現了對燃油箱自動泄壓的功能,無需通電,也無需采用控制電路,結構安全可靠,且成本較低。
可選的,所述封閉件包括將泄壓孔封閉的正壓蓋板和設在正壓蓋板上的負壓蓋板;正壓蓋板可做遠離泄壓孔一側的移動,正壓蓋板上開設有補氣孔,負壓蓋板將補氣孔封閉,負壓蓋板可做遠離補氣孔一側的移動;彈性件對正壓蓋板施加一個朝向泄壓孔一側移動的力,且彈性件還對負壓蓋板施加一個朝向補氣孔一側移動的力;所述聯動機構和負壓蓋板連接,彈片移動時能夠通過聯動機構帶動負壓蓋板向遠離補氣孔的一側移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德安福(天津)汽車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德安福(天津)汽車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0774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