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廠房降塵系統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06581.4 | 申請日: | 2021-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33812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1 |
| 發明(設計)人: | 劉會軍;王伶;劉志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遷安市民祥工貿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D47/06 | 分類號: | B01D47/06;B01D36/00;B08B15/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064400 河北***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廠房 降塵 系統 | ||
本申請涉及一種廠房降塵系統,屬于環境保護設備的領域,其包括廠房本體,所述廠房本體內部側壁上設有若干個除揚塵裝置,所述除揚塵裝置包括設置在廠房本體墻壁上的除塵殼體,所述除塵殼體遠離墻壁的一側開設有進風口,所述降塵殼體抵接在墻壁上的一側設有吸風管,所述吸風管遠離除塵殼體的一端穿出墻壁并且連接有吸風設備,所述除揚塵裝置還包括通過噴霧收集揚塵的集塵機構。本申請具有在降塵系統完成粉塵沉降的同時,保持廠房內部環境的清潔干燥的效果。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環境保護設備的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廠房降塵系統。
背景技術
降塵是指自然降落于地面的空氣顆粒物,其粒徑多在10微米以上,計量指標單位為一定時間內單位面積上地表沉降物質的量。粉塵的自然沉降能力主要取決于自重和粒徑大小,是反映大氣塵粒污染的主要指標之一。在生產或存儲粉碎物料的場合中,粉塵自然沉降時間過程,人們通常采用自動噴淋灑水降塵控制系統從上而下噴灑水霧,水霧將粉塵聚集一起,使得粉塵增大自重和粒徑,從而加速粉塵沉降。
公開號為CN109701338A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一種廠房內自動噴霧降塵裝置,包括設于廠房墻壁上的噴水管、控制柜和粉塵檢測裝置,所述噴水管上設有多個噴頭,所述噴水管上設有電磁閥,所述粉塵檢測裝置和電磁閥均分別與控制柜連接。粉塵檢測裝置檢測空氣的中粉塵密度,控制柜控制電磁閥打開,從而使得噴水管中通水,水在噴頭中噴出,并完成粉塵的沉降。
針對上述中的相關技術,發明人認為廠房內從上而下噴灑水霧,在完成降塵的同時,水霧和廠房內的物料混合,使得廠房內的地面泥濘潮濕,工作環境較差,導致物料的清理運輸不便。
發明內容
為了在降塵系統完成粉塵沉降的同時,保持廠房內部環境的清潔干燥,本申請提供一種廠房降塵系統。
本申請提供的一種廠房降塵系統采用如下的技術方案:
一種廠房降塵系統,包括廠房本體,所述廠房本體內部側壁上設有若干個除揚塵裝置,所述除揚塵裝置包括設置在廠房本體墻壁上的除塵殼體,所述除塵殼體遠離墻壁的一側開設有進風口,所述降塵殼體抵接在墻壁上的一側設有吸風管,所述吸風管遠離除塵殼體的一端穿出墻壁并且連接有吸風設備,所述除揚塵裝置還包括通過噴霧收集揚塵的集塵機構。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吸風設備通過吸風管將除塵殼體內的風抽出,使得廠房本體內部氣流向著進風口流通,同時氣流帶著廠房本體內的揚塵一同進入除塵殼體中,集塵機構在除塵殼體內噴灑水霧,使得進入除塵殼體內的揚塵被水霧沉降到除塵殼體底部,并被集成機構收集,由此完成廠房本體內部除塵工作,從而保證廠房本體內部的清潔干燥,保持良好的工作環境,另外收集機構使得有價值的揚塵顆粒能夠被再次收集,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并且減少對外部的環境的污染。
可選的,所述集塵機構包括設置在除塵殼體上端的霧化噴淋組件,以及設置在除塵殼體下方的過濾回收組件,所述霧化噴淋組件靠近進風口,所述過濾回收組件遠離進風口,所述除塵殼體的下側壁遠離進風口的一側向下傾斜。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霧化噴淋組件在除塵殼體上端向除塵殼體內部噴灑水霧,當揚塵從進風口進入除塵殼體內時,向下噴灑的水霧使得揚塵向著除塵殼體下內側壁沉降,沉降的揚塵沿著下內側壁斜面向著過濾回收組件,使得過濾回收組件將揚塵和水過濾分離,從而收集揚塵。
可選的,所述霧化噴淋組件包括設置在除塵殼體上方的水盒,所述水盒的下方連通有若干位于除塵殼體內的高壓霧化噴頭,所述水盒的上方設有進水管。
通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進水管中通入水流,水盒內中充滿水并將水壓入高壓霧化噴頭中,高壓霧化噴頭將水霧化并向下噴灑。
可選的,所述進風口下方設有沖洗口,所述水盒和沖洗口之間設有連接兩者的出水管。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遷安市民祥工貿有限公司,未經遷安市民祥工貿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0658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