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物聯網的去中心傳感器網絡構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05891.4 | 申請日: | 2021-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9212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3-04 |
| 發明(設計)人: | 崔玉新;謝士雷;王月蘭;徐富祥;張治德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山大世紀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40/32 | 分類號: | H04W40/32;H04W84/18 |
| 代理公司: | 濟南知來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7276 | 代理人: | 崔靜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市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聯網 中心 傳感器 網絡 構建 方法 | ||
1.物聯網的去中心傳感器網絡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執行以下步驟:
步驟1:將物聯網中的多個傳感器網絡簇彼此互聯,構成去中心網絡簇;所述傳感器網絡簇包括兩類:使用網絡簇和空置網絡簇;所述傳感器網絡簇中包括:簇首節點,簇內節點和新節點;所述傳感器網絡簇中的每個簇內節點之間彼此互聯,構成簇內內網,簇首節點彼此互聯,構成簇內外網;簇內內網和簇內外網之間信號連接;所述新節點中包括:簇內節點和簇首節點;新節點中的簇內節點,將自動加入簇內內網,構成簇內內網的一個節點,新節點中的簇首節點,將自動加入簇內外網,構成簇內外網的一個節點;所述使用網絡簇包括:簇首節點、簇內節點和新節點;所述空置網絡簇只包括:簇首節點和新節點;
步驟2:當物聯網的功能發生變化時,發送控制命令至物聯網的傳感器網絡簇的節點,通過對節點的功能更改,實現物聯網的功能變化;包括:當物聯網的功能發生變化時,根據功能發生變化的情況,生成控制命令;所述功能發生變化的情況包括:物聯網功能新增、物聯網功能減少和物聯網功能變更;當物聯網功能新增時,生成新增控制命令至物聯網的傳感器網絡簇中的空置網絡簇,空置網絡簇根據接收到的新增控制命令,將新節點中的部分節點轉換為簇內節點;當物聯網功能減少時,生成減少控制命令至物聯網的傳感器網絡簇中的使用網絡簇,使用網絡簇根據接收到的減少控制命令,將簇內節點中的部分節點轉換為新節點;當物聯網功能變更時,生成變更控制命令至物聯網的傳感器網絡簇中的使用網絡簇,使用網絡簇根據接收到的使用控制命令,將簇內節點中的部分節點轉換為新節點,將新節點中的部分節點轉換為簇內節點;
步驟3:遍歷物聯網中的所有簇內節點、簇首節點和新節點,進行節點數據調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簇首節點為具有路由轉發功能的全功能節點,是骨干網的組成部分;簇內節點為不具有路由轉發功能的部分功能節點,用于數據采集;新節點為沒有標記為簇首節點也沒有標記為簇內節點的全功能節點或者部分功能節點;部分功能節點不具有路由轉發功能。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遍歷物聯網中的所有簇內節點、簇首節點和新節點,進行節點數據調度的方法包括:根據去中心網絡簇構建節點傳輸層次圖;根據預設的調度區域構建規則與感知復用率從最高層節點開始構建調度區域,其中,在所述預設的調度區域構建規則中,調度點優先為所述調度區域中的簇內外網節點,簇內內網節點都選擇所述調度點之后,并且所述簇內外網節點的非調度點優先選擇候選父節點作為所述調度點,其次將鄰居節點作為所述調度點,其中,數據只在一個調度點壓縮處理一次,處理后的數據在傳向父節點的路徑中不以作為所述調度點的節點為中繼節點;以及根據所述調度區域發送去中心網絡簇數據,其中,所述調度點和獨立點在傳遞數據的過程中優先選擇非調度點作為中繼節點,再選擇剩余能量高的節點作為所述中繼節點。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感知復用率的計算公式為:;其中,為節點和節點的距離,為所有節點的感知半徑。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山大世紀科技有限公司,未經山東山大世紀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05891.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