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04624.5 | 申請日: | 2021-02-2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4979543A | 公開(公告)日: | 2022-08-30 |
| 發明(設計)人: | 黑昱冬;周靖;田天;李雪丹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N7/14 | 分類號: | H04N7/14;G10L17/14;G10L1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章愫;臧建明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智能家居 控制 方法 裝置 | ||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裝置。該方法包括:控制端接聽來自終端的通話請求,該通話請求是終端的用戶通過撥打預設號碼而發送的請求,且該通話請求用于請求遠程控制智能家居;控制端響應于該通話請求,調用預先配置的虛擬數字人與上述終端的用戶進行視頻通話;基于該視頻通話,獲取用戶對智能家居的控制指令。該通話請求可以承載于LTE通信系統或5G通信系統的資源上。由于基于終端自帶的標準的撥號流程,如LTE標準或5G標準,使得用戶對智能家居的控制不需要下載專用的應用就能完成,可以減小對終端內存的占用;且通話承載于LTE或5G資源,使得身份認證、指令等信息的傳輸更加安全可靠。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移動通信技術領域,更為具體地,涉及一種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裝置。
背景技術
智能家居通過物聯網技術將家中的多種設備(如照明設備、窗簾、空調、安防系統、數字影院系統、影音服務器以及網絡家電等)連接在一起,提供多種控制功能和手段。目前,主要的控制手段有遠程網絡控制、本地控制、定時控制以及一鍵情景控制等。
然而,現有的遠程網絡控制需要下載安裝智能家居生產廠家提供的專用軟件,例如專用的應用(application,APP),才能進行相關的操作。隨著智能家居種類的增加,相應的專用軟件也隨之增加,這可能會占用用戶終端較大的存儲空間。
發明內容
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智能家居控制方法及裝置,以期無需下載APP即可以完成對智能家居的遠程控制,從而減少對用戶終端內存的占用。
第一方面,本申請提供了一種智能家居控制方法,該方法包括:接聽來自終端的通話請求,所述通話請求是所述終端的用戶通過撥打預設號碼而發送的請求,且所述通話請求用于請求遠程控制智能家居;響應于所述通話請求,調用預先配置的虛擬數字人與所述終端的用戶進行視頻通話;基于所述視頻通話,獲取所述用戶對所述智能家居的控制指令。
基于上述方案,由于通過響應于用戶撥打預設號碼發來的基于終端自帶的標準(如LTE標準或5G標準)的通話請求,并調用預先配置的虛擬數字人與用戶進行視頻通話,從而獲取用戶對智能家居的控制指令,使得用戶對智能家居的控制不需要通過在終端下載專用的應用就能完成,從而減小對用戶終端內存的占用。并且由于無需采用APP復雜的操作界面,更加方便用戶操作。
可選地,在所述基于所述視頻通話,獲取用戶對所述智能家居的控制指令之前,所述方法還包括:通過所述虛擬數字人提示所述用戶輸入身份標識;基于所述身份標識,確定所述用戶是否為已注冊用戶;在所述用戶為已注冊用戶的情況下,基于所述用戶的聲紋和人臉對所述用戶進行身份驗證;或在所述用戶為未注冊用戶的情況下,提示所述用戶進行聲紋注冊和人臉注冊。
可選地,所述身份標識為所述用戶的手機號碼。
可選地,所述對所述用戶進行身份驗證,包括:基于所述視頻通話,采集所述用戶的聲紋和人臉;根據對所述聲紋的識別和對所述人臉的識別,以及預存的所述用戶的聲紋和人臉,對所述用戶進行身份驗證。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通過所述虛擬數字人詢問所述用戶的家庭住址和智能家居的產品型號;基于所述視頻通話,采集所述用戶的聲紋和人臉;將所述用戶的家庭住址、所述智能家居的產品型號、所述用戶的聲紋和人臉保存在本地數據庫中。
可選地,所述基于所述視頻通話,獲取所述用戶對所述智能家居的控制指令,包括:基于所述視頻通話,獲取所述用戶的語音指令;對所述語音指令進行語音識別,以確定用戶希望控制的智能家居以及對該智能家居的控制操作。
可選地,所述方法還包括:執行所述控制指令;在完成所述控制指令后,通過所述虛擬數字人向所述用戶反饋所述控制指令的完成情況。
可選地,所述通話請求和所述視頻通話承載于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信系統的資源上或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統的資源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0462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