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有機復合肥制備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03577.2 | 申請日: | 2021-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9807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04 |
| 發明(設計)人: | 趙前富;楊金蓮 | 申請(專利權)人: | 趙前富 |
| 主分類號: | C05G3/00 | 分類號: | C05G3/00;C05G3/80;C05G5/1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15131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有機 復合 制備 方法 | ||
1.一種有機復合肥制備方法,其使用了一種有機復合肥制作造粒設備,該制作造粒設備包括擠壓機構(1)、分篩機構(2)和圓板(3),其特征在于:采用上述制作造粒設備對有機復合肥進行擠壓造粒的具體方法如下:
S1、原料配料攪拌:將糞便、草炭通過微生物發酵進行無害化和有效化處理,并添加適量化肥、腐殖酸、氨基酸或有益微生物菌按一定比例配備,再將配好的原料攪拌均勻;
S2、擠壓造粒:將攪拌均勻的原料送入擠壓機構(1)中,通過擠壓力的作用下,原料被擠壓成密實的片料,片料通過擠壓破碎后再經歷打散即可得到所需粒度的顆粒肥料;
S3、過濾篩分:通過分篩機構(2)將上述S2中的顆粒肥料進行過濾篩分;
S4、分類收集:將上述S3中篩分后符合標準值的顆粒被運走,篩下的粉狀顆粒則返回擠壓機構(1)中再次造粒;實現分類收集;
所述的圓板(3)上安裝有分篩機構(2),位于分篩機構(2)的正上方設置有擠壓機構(1),所述的擠壓機構(1)安裝在圓板(3)上;
所述的擠壓機構(1)包括主梁排料架(100)、執行框(101)、入料框(102)、主輥軸(103)、擠壓主軸(104)、主轉軸(105)、一號主齒輪(106)、二號主齒輪(107)、三號主齒輪(108)、鏈輪(109)、鏈條(110)、副輥軸(111)、擠壓副軸(112)、副轉軸(113)、一號副齒輪(114)、二號副齒輪(115)、三號副齒輪(116)、步進電機(117)和毛刷板(118);所述的主梁排料架(100)安裝在圓板(3)上,位于主梁排料架(100)的正上方安裝有執行框(101),位于執行框(101)的端面上安裝有入料框(102),所述的主梁排料架(100)、執行框(101)和入料框(102)均為空腔結構設計,所述執行框(101)的內部分別通過軸承自上而下的安裝有主輥軸(103)、擠壓主軸(104)和主轉軸(105),位于主輥軸(103)、擠壓主軸(104)和主轉軸(105)的外側軸端外圈分別安裝有一號主齒輪(106)、二號主齒輪(107)和三號主齒輪(108),位于一號主齒輪(106)、二號主齒輪(107)和三號主齒輪(108)的外側設置有鏈輪(109),所述的鏈輪(109)分別通過銷栓安裝在主輥軸(103)、擠壓主軸(104)和主轉軸(105)的外側軸端上,所述的鏈輪(109)之間通過外圈設置的鏈條(110)相互轉動連接,位于主輥軸(103)、擠壓主軸(104)和主轉軸(105)的相對側設置有副輥軸(111)、擠壓副軸(112)和副轉軸(113),所述的副輥軸(111)、擠壓副軸(112)和副轉軸(113)分別通過軸承自上而下的安裝在執行框(101)的內部,位于副輥軸(111)、擠壓副軸(112)和副轉軸(113)的外側軸端上安裝有一號副齒輪(114)、二號副齒輪(115)和三號副齒輪(116),所述的一號副齒輪(114)、二號副齒輪(115)和三號副齒輪(116)分別通過嚙合轉動方式與一號主齒輪(106)、二號主齒輪(107)和三號主齒輪(108)相互連接,所述的步進電機(117)通過電機座安裝在主梁排料架(100)上,位于步進電機(117)的輸出軸端通過法蘭與主轉軸(105)外側軸端上鏈輪(109)相互連接,位于主轉軸(105)和副轉軸(113)的正上方設置有毛刷板(118),所述的毛刷板(118)對稱的安裝在執行框(101)的內壁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趙前富,未經趙前富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03577.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