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密度傳感裝置及其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02040.4 | 申請日: | 2021-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94508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穎;占濤濤;張恒飛;宿禹祺;張勇博;何茂剛 | 申請(專利權)人: | 西安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2N1/04 | 分類號: | H02N1/04;G01N9/20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王艾華 |
| 地址: | 710049 ***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摩擦 納米 發電機 密度 傳感 裝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種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密度傳感裝置,其特征在于,根據上浮子(1)和下浮子(2)在達到靜止狀態后所浸沒在待測液體中的體積來反映待測液體密度,上浮子(1)受重力、浮力和粘性阻力的作用與始終漂浮在待測液體液面上的浮臺(7)發生相對運動,由于摩擦起電效應和靜電感應的耦合作用,與上浮子(1)相連的固體摩擦介質(5)和與浮臺(7)相連的第二電極層(6)之間因存在相對位移而產生摩擦電信號,根據第一電極層(4)和第二電極層(6)的相對電信號確定所述上浮子(1)相對于液面的位移量,最后計算待測液體密度的測量值,上浮子(1)、下浮子(2)與重物(3)共同構成封閉空間,上浮子(1)和第一電極層(4)相連,第一電極層(4)和固體摩擦介質(5)相連,第二電極層(6)和浮臺(7)相連,端蓋(8)和浮臺(7)相連,牽引線(9)和上浮子(7)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密度傳感裝置,其特征在于,上浮子(1)、下浮子(2)、浮臺(7)和端蓋(8)為硼硅酸鹽玻璃、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ABS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或光敏樹脂材料。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密度傳感裝置,其特征在于,重物(3)為鋼鐵、銅或汞材料。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密度傳感裝置,其特征在于,第一電極層(4)和第二電極層(6)為鋁、銅、銀或金材料;固體摩擦介質(5)為聚四氟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或聚氨酯材料。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密度傳感裝置,其特征在于,牽引線(9)為尼龍、碳素或聚乙烯材料。
6.采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基于摩擦納米發電機的密度傳感裝置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制備過程;首先,制作出所述上浮子(1)、下浮子(2)、重物(3)和浮臺(7)并將重物(3)放置于下浮子(2)的空腔內,根據所述密度傳感裝置的量程確定上浮子(1)的橫截面積S,下浮子(2)的體積V0,上浮子(1)、下浮子(2)、重物(3)、第一電極層(4)和固體摩擦介質(5)的質量之和m,在上浮子(1)遠離下浮子(2)的一端,沿豎直方向布置第一電極層(4),之后在第一電極層(4)的外表面布置等長度的固體摩擦介質(5),把第二電極層(6)放入靠近端蓋的浮臺(7)空腔內,將牽引線(19)的一端固定在上浮子(1)遠離下浮子(2)的頂部,把牽引線(9)的另一端由浮臺(7)空腔從端蓋(8)小孔處拉出并固定在端蓋(8)上;
步驟二:標定過程;將上浮子(1)放入浮臺(7)空腔內,把浮臺(7)平穩地放置在較高的位置上且保證浮臺(7)空腔下方無阻擋物體,利用牽引線(9)將上浮子(1)拉至剛好接觸端蓋(8)的位置,將第一電極層(4)和第二電極層(6)短接,此時第一電極層(4)和第二電極層(6)的電信號差值即摩擦電信號為0,上浮子(1)的位置記為0,開始標定時,松開牽引線(9),上浮子(1)相對于浮臺(7)發生相對運動產生位移h,同時測量出以第一電極層(4)和第二電極層(6)為正負極的摩擦電信號u,根據固體摩擦介質(5)與第二電極層(6)的相對位移量h與第一電極層(4)和第二電極層(6)的摩擦電信號u,擬合得到已知第一電極層(4)和第二電極層(6)的摩擦電信號計算上浮子位移量的函數關系式f(u),當固體摩擦介質(5)與第二電極層(6)存在相對位移時,根據固體摩擦介質(5)的位移量以及對應的第一電極層(4)和第二電極層(6)的相對電信號,由公式(1)擬合得到固體摩擦介質(5)的位移量與摩擦電信號的函數關系:
h=f(u) (1)
式中:h為固體摩擦介質(5)與第二電極層(6)的相對位移量;u為第一電極層(4)和第二電極層(6)的電勢差或轉移電荷量;f(u)代表已知第一電極層(4)和第二電極層(6)的摩擦電信號u計算上浮子(1)位移量的函數關系式;
步驟三:測量與數據處理過程;將上浮子(1)放入浮臺(7)空腔內,把浮臺(7)放在待測液體液面上,利用牽引線(9)將上浮子(1)拉至剛好接觸端蓋(8)的位置,將第一電極層(4)和第二電極層(6)短接,此時摩擦電信號u為0,上浮子的位移h記為0,開始測量時,松開牽引線(9),記錄上浮子(1)相對于浮臺(7)發生相對運動時摩擦電信號u,在測量液體密度的過程中,上浮子(1)在第二電極層(6)和浮臺(7)的共同約束下豎直下落,最終漂浮在待測液體中,根據浮力原理,在靜止狀態下上浮子(1)和下浮子(2)受到的浮力等于所排開液體受到的重力,即:
F=ρ(V0+V1)g (2)
式中,F為上浮子(1)和下浮子(2)所受的浮力大小;ρ為待測液體的密度;V0為下浮子(2)的體積;V1為上浮子(1)浸沒在待測液體中的體積;g為重力加速度,由于上浮子(1)浸沒在待測液體中的高度和固體摩擦介質(5)與第二電極層(6)的相對位移量h相等,結合上浮子(1)浸沒在待測液體中的體積V1與上浮子(1)的橫截面積S、固體摩擦介質(5)與第二電極層(6)的相對位移量h之間的關系,可得液體密度的測量方程:
式中,m為所述上浮子(1)、下浮子(2)、重物(3)、第一電極層(4)和固體摩擦介質(5)的質量之和;S為上浮子(1)的橫截面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西安交通大學,未經西安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02040.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