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食用油生產用榨油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01738.4 | 申請日: | 2021-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5971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6-21 |
| 發明(設計)人: | 謝彥誠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一二三糧油食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30B9/20 | 分類號: | B30B9/20;B30B15/32;B30B9/26 |
| 代理公司: | 重慶創新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50125 | 代理人: | 李智祥 |
| 地址: | 266000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食用油 生產 榨油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食用油生產用榨油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側壁固定連接有電機一,所述電機一的驅動端固定連接有皮帶輪一,所述固定板的前側壁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皮帶輪二,所述皮帶輪一與皮帶輪二的外壁共同套設有皮帶。本發明通過電機二的驅動端帶動碾壓輥轉動,使碾壓輥碾壓原料,從而使原料中的油榨出,以及推壓板向左移動,使推壓板與榨油筒內的原料擠壓接觸,并將原料進行壓縮,使原料之間的間隙變小,從而使碾壓輥與原料進一步的充分擠壓接觸,將原料中的油最大化的榨出,從而提高了榨油率。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食用油生產用榨油裝置。
背景技術
植物中提取食用油有兩種工藝方法,分化學取油法和物理取油法,也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浸出法和壓榨法。從壓榨的原料的預處理來區分有冷榨法和熱榨法,也叫熟榨法。冷榨就是原料不經過烘炒或者蒸制直接將原料投入榨油機擠壓出油,這種方法油品顏色相對比較淺,色彩更加明亮,但出油率低,而且油料味道不濃厚,香醇。而熟榨要把油料作物在壓榨前經過烘干,目的是降低原料水分,增加油脂分子的活躍性和流動性,從而提高出油率,保證油質味道的香濃。但也破壞了油品的化學組織成分,導致油的顏色更深,更黑。
壓榨法有悠久的歷史,它的工藝過程比較簡單:把油料蒸熟、炒熟以后,用機械的方法把油從油料中擠壓出來。
古老的壓榨法,需要操作人員付出繁重的體力勞動。而擠壓過的油渣中,殘油含量相當高,因而浪費了極為寶貴的油料資源。現代的壓榨法已是工業化自動化的操作,但油渣中殘油含量高的問題依然存在。
為此,我們提出一種食用油生產用榨油裝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而提出的一種食用油生產用榨油裝置。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食用油生產用榨油裝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前側壁固定連接有電機一,所述電機一的驅動端固定連接有皮帶輪一,所述固定板的前側壁轉動連接有轉軸,所述轉軸的外壁固定連接有皮帶輪二,所述皮帶輪一與皮帶輪二的外壁共同套設有皮帶,所述轉軸的前端固定連接有榨油筒,所述榨油筒的左側壁安裝有閥門一,所述閥門一的左側壁固定安裝有把手,所述榨油筒的下側外壁均勻開設有多個較小通孔,每個所述通孔的下側壁均共同連接有過濾網,所述榨油筒的下側外壁固定連接有包覆過濾網的弧形管,所述榨油筒的右側壁固定連接有電機二,所述電機二的驅動端固定連接有與榨油筒左側內壁轉動連接的碾壓輥,所述榨油筒的內側壁與碾壓輥外壁之間滑動連接有推壓板,所述推壓板的右側壁對稱固定連接有延伸至榨油筒右側外部的固定桿,兩個所述固定桿的右端共同固定連接有連接板,所述連接板的右側壁固定連接有安裝塊,所述榨油筒的上側外壁固定連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右側壁固定連接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遠離榨油筒的一端固定連接有與支架下側壁滑動連接的移動板,所述移動板的下端與安裝塊的上側壁固定連接,所述榨油筒的外壁設置有限位機構。
優選地,所述限位機構包括固定套設在榨油筒外壁且位于固定板左側的套板,所述底座的左端上側壁固定連接有安裝板,所述安裝板的右側壁固定連接有承重桿,所述承重桿的右端固定連接有凹型板,所述凹型板的前側壁螺與后側壁之間螺紋連接有雙頭螺紋桿,所述雙頭螺紋桿的外壁對稱螺紋連接有頂端與凹型板內頂壁滑動連接且與套板左側壁相抵的阻力板。
優選地,所述固定板的前側壁固定嵌設有軸承一,所述軸承一的內圈與轉軸的外壁固定連接。
優選地,所述支架呈L型設置,所述支架的下側壁開設有與移動板相匹配的滑槽一。
優選地,所述弧形管的下側外壁固定連接有與弧形管內部相連通的出油管。
優選地,所述出油管的外壁固定安裝有閥門二。
優選地,所述雙頭螺紋桿上的兩端螺紋呈相反設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一二三糧油食品有限公司,未經青島一二三糧油食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01738.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