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RFID射頻識別的高值耗材智能屋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201320.3 | 申請日: | 2021-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6795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6-15 |
| 發明(設計)人: | 黃康;李家祥;楊沁;孟冠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合肥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K17/00 | 分類號: | G06K17/00;G16H40/20;B65G1/04;B65G1/137;G08B21/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悟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4191 | 代理人: | 張婉 |
| 地址: | 230009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rfid 射頻 識別 耗材 智能 | ||
本發明公開了基于RFID射頻識別的高值耗材智能屋及其管理方法,屬于值耗材存儲技術領域。基于RFID射頻識別的高值耗材智能屋,包括智能存儲設備及圍繞智能屋搭建的智能管理系統;本發明提前劃分貨架存儲單元,并采用傳感器感知存儲單元存儲狀態,可進行可視化處理,使管理者更加了解智能屋高值耗材的存儲狀態,并利用RFID的自動掃描,實時監控并配合智能警報卡做丟失警報,極大地節省了人工勞動成本,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自動化程度高。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值耗材存儲技術領域,尤其涉及基于RFID射頻識別的高值耗材智能屋。
背景技術
隨著社會發展,經濟體制的不斷改革,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醫療行業競爭力也隨著不斷增強,醫院高值耗材使用人數也在不斷增加,醫用高值耗材作為對安全非常重要、使用和生產都必須嚴格控制。高值耗材是價格相對較高消耗性醫療器械,僅限于某些專科室使用,如骨科耗材、加入支架等DSA耗材,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高值耗材管理也成為了醫院重點、難點工作之一。
現今高值耗材存儲和使用量大,每天大量入庫、消耗、退庫,所有環節通過手工方式進行登記,準確性、效率低,管理成本高;且同一類品種,規格眾多,外包裝近似,識別難度高,庫存盤點困難,近效期或過期品種無法有效提示或預警;此外,手術室經常24小時工作,高值耗材管理人員無法24小時在崗值守,管理存在漏洞。因此設計一種基于RFID射頻識別對高值耗材進行智能化存儲管理,以及丟失警報的智能屋及其管理方法就顯得很有必要了。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高值耗材存儲和使用量大,每天大量入庫、消耗、退庫,所有環節通過手工方式進行登記,準確性、效率低,管理成本高;且同一類品種,規格眾多,外包裝近似,識別難度高,庫存盤點困難,近效期或過期品種無法有效提示或預警的問題而提出的基于RFID射頻識別的高值耗材智能屋。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基于RFID射頻識別的高值耗材智能屋,所述高值耗材智能屋內包括智能存儲設備及圍繞智能屋搭建的智能管理系統,
所述智能存儲設備包括貨架、智能叉車A、智能叉車B、堆垛機及高值耗材存儲箱;
所述智能管理系統內包括存儲單元,RFID讀寫器天線、RFID讀寫器、重力傳感器、第一控制器、智能警報卡、RFID標簽及輸送線。
優選的,所述智能叉車A及智能叉車B分別設于入庫待存區及出庫待存區位置,所述第一控制器通過無線射頻方式與智能叉車A、智能叉車B及堆垛機連接。
優選的,所述存儲單元以貨架為單位進行劃分,并在所述存儲單元下方設置重力傳感器,所述貨架上間隔兩個存儲單元設有一個RFID讀寫器天線,所述RFID標簽粘貼到高值耗材存儲箱上。
優選的,所述第一控制器連接有語音模塊、指紋模塊、第一藍牙模塊、監控按鈕及揚聲器元器件。
優選的,所述智能警報卡內部獨立集成有第二控制器、電池、第二藍牙模塊和開關元件器件。
優選的,多個所述智能警報卡分別設于高值耗材存儲箱上,所述智能警報卡內部設有第二藍牙模塊,多個所述智能警報卡與第一控制器之間通過廣播方式進行通訊。
基于RFID射頻識別的高值耗材智能屋所使用的基于RFID射頻識別的高值耗材智能屋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劃分貨架為不同的存儲單元,并設置各存儲單元ID信息及位置分布信息,并進行可視化處理;入庫前將高值耗材詳細信息寫入到RFID標簽中,并與智能警報卡一起粘貼在高值耗材存儲箱上,并與待存狀態為空的存儲單元綁定;
S2:高值耗材送到入庫待存區后由智能叉車A將高值耗材運送到輸送線的入庫位置;由入庫RFID讀寫器掃描高值耗材RFID標簽信息,檢測出對應的存儲單元;指紋模塊錄入管理員信息,錄入并播報錄入成功語言提示,并開啟監控按鈕;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合肥工業大學,未經合肥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0132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