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偶聯劑改性的鈦酸鉍鈉/聚偏氟乙烯復合材料及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201215.X | 申請日: | 2021-02-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8011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7-05 |
| 發明(設計)人: | 王卓;李妍欣;孔夢蕾;易志輝;吳丹;薛穎 | 申請(專利權)人: | 陜西科技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8L27/16 | 分類號: | C08L27/16;C08K9/06;C08K9/04;C08K7/00;C08K3/24;C08J7/00;C08J5/1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馬貴香 |
| 地址: | 710021*** | 國省代碼: | 陜西;6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偶聯劑 改性 鈦酸鉍鈉 聚偏氟 乙烯 復合材料 制備 方法 | ||
1.偶聯劑改性的鈦酸鉍鈉/聚偏氟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1,將Na2CO3、Bi2O3、TiO2和NaCl在800~1000℃煅燒3~8h得到混合物,Na2CO3、Bi2O3和TiO2的質量和與NaCl的質量之比為1~1.5,將混合物中的Cl-去除,烘干后研磨得到片狀鈦酸鉍鈉粉體;
步驟2,將片狀鈦酸鉍鈉粉體在體積百分比為40%~70%的乙醇溶液中攪拌4~8h,之后在40~60℃下干燥,得到羥基化處理后的鈦酸鉍鈉粉體;
將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分散在甲苯中,得到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水解液;
步驟3,將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水解液與羥基化處理后的鈦酸鉍鈉粉體混合后離心洗滌得到的粉體進行干燥處理,得到硅烷偶聯劑改性的鈦酸鉍鈉粉體;
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占所述粉體的8%~12%;
步驟4,將硅烷偶聯劑改性的鈦酸鉍鈉粉體與聚偏氟乙烯溶液攪拌4~8h,聚偏氟乙烯溶液的溶劑為DMF,聚偏氟乙烯和DMF的比例為0.1g:1mL,所述粉體的體積占該粉體和聚偏氟乙烯總體積的1%,得到混合體系,以該混合體系用流延法在玻璃基板上制備硅烷偶聯劑改性的鈦酸鉍鈉粉體和聚偏氟乙烯的復合物;
步驟5,將步驟4所述的復合物在160~200℃第一次干燥5~15min,所述干燥為真空干燥,再依次淬火和在35~55℃第二次干燥,得到偶聯劑改性的鈦酸鉍鈉/聚偏氟乙烯復合材料。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偶聯劑改性的鈦酸鉍鈉/聚偏氟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將十三氟辛基三甲氧基硅烷水解液與所述粉體混合后攪拌12~18h再進行離心洗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偶聯劑改性的鈦酸鉍鈉/聚偏氟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所述的干燥處理均在40~60℃下進行。
4.一種由權利要求1~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偶聯劑改性的鈦酸鉍鈉/聚偏氟乙烯復合材料的制備方法得到的偶聯劑改性的鈦酸鉍鈉/聚偏氟乙烯復合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陜西科技大學,未經陜西科技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201215.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還原豎爐
- 下一篇:扇環形PCB電路板的毛坯板的切割系統與工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