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電力配網自動化運維網絡安全加密認證平臺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97907.1 | 申請日: | 2021-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68780B | 公開(公告)日: | 2021-10-22 |
| 發明(設計)人: | 劉智勇;陳良漢;陳敏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市鴻瑞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9/32 | 分類號: | H04L9/32;H04L29/06;H04L29/08;G06Q5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華際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76 | 代理人: | 鄧大文 |
| 地址: | 519000 廣東省珠海市唐家灣***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電力 自動化 網絡安全 加密 認證 平臺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于電力配網自動化運維網絡安全加密認證平臺,該平臺包括異常化數據識別系統、異常化數據特征對比系統、數據安全加密系統和中央控制平臺,所述異常化數據識別系統用于對工程師將數據上傳至平臺之前對數據進行安全檢測,判斷數據在上傳之前是否會被篡改,保證數據的安全性,所述異常化數據特征對比系統用于對被篡改的數據特征進行識別,從而能夠對篡改數據特征進行快速識認證,所述數據安全加密系統用于對將確認安全的數據上傳到區塊鏈節點中,并對數據進行安全加密,所述中央控制平臺用于工程師將搜集到的數據進行上傳,并對數據進行安全處理。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電力配網網絡安全加密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基于電力配網自動化運維網絡安全加密認證平臺。
背景技術
電力配網運維顧名思義就是對區域進行停送電工作、對線路進行施工、對變電站進行維護施工和配網施工維護等工作,當某區域停電或者需要對對變電站進行維護施工時,需要去實際場地進行勘察并在平臺上傳數據,以至于后臺能夠對當前輸入數據進行及時處理,并將發現的缺陷向平臺進行匯報,該平臺不僅能夠監測到當前員工是否認真工作,還能夠及時處理相關工作,在對當前數據進行處理時,仍然會有較多的問題產生,當將數據進行上報時,會遇到網絡發生延遲的問題,需要仔細核對當前所保存的數據是否有被篡改的行為發生,同時當有其他人想要獲取當前員工所要上傳的數據時,需要仔細核對當前想要訪問人員的權限,從而能夠對所刪除數據的安全性得到保障;
因此,需要一種基于電力配網自動化運維網絡安全加密認證平臺來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電力配網自動化運維網絡安全加密認證平臺,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基于電力配網自動化運維網絡安全加密認證平臺,該平臺包括異常化數據識別系統、異常化數據特征對比系統、數據安全加密系統和中央控制平臺,所述異常化數據識別系統用于對工程師將數據上傳至平臺之前對數據進行安全檢測,判斷數據在上傳之前是否會被篡改,保證數據的安全性,所述異常化數據特征對比系統用于對被篡改的數據特征進行識別,從而能夠對篡改數據特征進行快速識認證,所述數據安全加密系統用于對將確認安全的數據上傳到區塊鏈節點中,并對數據進行安全加密,所述中央控制平臺用于工程師將搜集到的數據進行上傳,并對數據進行安全處理,所述中央控制平臺與異常化數據識別系統、異常化數據特征對比系統和數據安全加密系統相連接。
進一步的,所述異常化數據識別系統包括數據搜集上傳模塊、歷史數據時間更新模塊、數據預警識別模塊、網絡安全連接確定模塊、數據完整性判斷模塊,所述數據搜集上傳模塊用于工程師對在實際場地檢測的數據上傳到中央控制平臺中,使得當前平臺了解到數據內容后并給予工程師命令進行修復,所述歷史數據時間更新模塊用于當將數據上傳到平臺中時,根據歷史數據在平臺中的更新的時間,判斷當前數據上傳至平臺時的時間,所述數據預警識別模塊用于當檢測到當前數據上傳至平臺更新的時間大于歷史數據更新的時間時,對該數據進行預警,從而判斷出當前多余的時間是網絡延遲的問題導致還是數據被竊取的問題導致,所述網絡安全連接確定模塊用于對當檢測到當前的數據更新時間小于或者大于預設時間時,查詢拖延的原因并采取相應的措施進行預防,所述數據完整性判斷模塊用于判斷在網絡斷開之前所上傳數據與歷史數據的格式是否相同,從而判斷當前數據是否已經填寫完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市鴻瑞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未經珠海市鴻瑞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9790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