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循環冷卻真空泵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97466.5 | 申請日: | 2021-02-22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82308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4-20 |
| 發明(設計)人: | 徐德亨;閆偉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濰坊石大昌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04C25/02 | 分類號: | F04C25/02;F04C29/04 |
| 代理公司: | 山東瑞宸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7268 | 代理人: | 呂艷芹 |
| 地址: | 262737 山東省***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循環 冷卻 真空泵 | ||
1.一種自循環冷卻真空泵,包括移動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動底座(1)底部的邊角處均安裝有移動滑輪(2),所述移動底座(1)頂部的一側設置有真空抽氣機構(3),所述真空抽氣機構(3)的前端設置有傳動機構(4),所述真空抽氣機構(3)的頂部安裝有密封檢修蓋(11),所述移動底座(1)的頂部遠離真空抽氣機構(3)的一側設置有小型制冷機(7),所述真空抽氣機構(3)與小型制冷機(7)之間安裝有循環抽液機構(8),所述小型制冷機(7)的頂部安裝有與真空抽氣機構(3)相對應的自然冷卻機構(9),所述密封檢修蓋(11)頂部的一側安裝有與真空抽氣機構(3)、小型制冷機(7)和循環抽液機構(8)相對應的控制模塊(12),所述移動底座(1)頂部前后兩端的兩側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掛環(13)。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循環冷卻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抽氣機構(3)包括冷卻箱體(301),所述移動底座(1)頂部的一側固定連接有冷卻箱體(301),所述冷卻箱體(301)底部的一側安裝有防水電機(302),所述防水電機(302)的一側安裝有泵體(303),所述泵體(303)頂部的中心設置有進氣口(304),所述泵體(303)外壁的一側設置有排氣口(305)。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自循環冷卻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機構(4)包括皮帶輪(401),所述冷卻箱體(301)前端的一側安裝有與防水電機(302)輸出軸相對應的皮帶輪(401),所述皮帶輪(401)的一側設置有與泵體(303)輸入軸相對應的傳動輪(402),所述皮帶輪(401)與傳動輪(402)之間安裝有傳動皮帶(403),所述冷卻箱體(301)的前端外表面安裝有與皮帶輪(401)和傳動輪(402)相對應的鋼絲防護罩(404),所述鋼絲防護罩(404)的周側固定連接有多個固定耳(405),多個所述固定耳(405)均是通過固定螺釘(406)與冷卻箱體(301)固定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循環冷卻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檢修蓋(11)頂部的一側安裝有與真空抽氣機構(3)相對應的進氣連接管(5),所述真空抽氣機構(3)外壁的一側安裝有排氣連接管(6)。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循環冷卻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環抽液機構(8)包括安裝座(801),所述移動底座(1)頂部的中心固定連接有安裝座(801),所述安裝座(801)的頂部安裝有抽液泵(802),所述抽液泵(802)的兩側分別固定連接有與小型制冷機(7)和真空抽氣機構(3)相對應的第一連接管(803)和第二連接管(804)。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循環冷卻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卻機構(9)包括防護網箱(901),所述小型制冷機(7)的頂部固定連接有防護網箱(901),所述防護網箱(901)的中心安裝有外置冷卻彎管(902),所述外置冷卻彎管(902)的兩端分別安裝有與真空抽氣機構(3)和小型制冷機(7)相對應的第一連接接頭(903)和第二連接接頭(904)。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自循環冷卻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卻機構(9)與真空抽氣機構(3)之間安裝有出液連接管(10),且外置冷卻彎管(902)呈S形疊層結構設置。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自循環冷卻真空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塊(12)包括耐高溫底座(1201),所述密封檢修蓋(11)頂部的一側固定連接有耐高溫底座(1201),所述耐高溫底座(1201)的頂部安裝有與真空抽氣機構(3)、小型制冷機(7)和循環抽液機構(8)相對應的控制器(1202),所述控制器(1202)的前端分別設置有顯示屏(1203)和多個操控按鍵(1204)。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濰坊石大昌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濰坊石大昌盛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97466.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