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粘性介質制備裝置及粘性介質的制備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84518.5 | 申請日: | 2021-02-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7348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忠金;馮業坤 | 申請(專利權)人: | 哈爾濱工業大學 |
| 主分類號: | B01F25/45 | 分類號: | B01F25/45;B01F35/80;B01F35/71;B01F23/47;B01F23/45 |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李寧寧 |
| 地址: | 150001 黑龍*** | 國省代碼: | 黑龍江;2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粘性 介質 制備 裝置 方法 | ||
1.一種粘性介質制備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介質倉,所述介質倉具有出料口及用于容納粘性介質的容納腔;
推桿,所述推桿設置在所述容納腔內,并能夠相對于所述介質倉運動;
細孔板,所述細孔板與所述介質倉連接,并位于所述出料口處,所述細孔板上設置有多個通孔;
擠壓模,所述擠壓模與所述細孔板連接,所述擠壓模具有混合通道,所述混合通道的入口與所述出料口對應設置,且所述混合通道的入口的口徑大于所述混合通道的出口的口徑;以及
壓力傳感器,所述壓力傳感器設置在所述擠壓模上,用于檢測所述混合通道出口處的壓力,當不同分子量的粘性介質混合均勻時,所述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的壓力值穩定不變;
還包括:多個注料通道,所述注料通道固定在所述介質倉上,并沿所述介質倉的周向設置,所述注料通道與所述容納腔連通;以及
多個壓桿,多個所述壓桿分別設置在多個所述注料通道內,所述壓桿能夠相對于所述注料通道運動;
多個所述注料通道的孔徑不相同,所述注料通道的孔徑為5 mm ~35mm;
不同分子量的粘性介質注入的所述注料通道的孔徑不相同;
分子量為100kg/mol~350kg/mol的粘性介質注入的所述注料通道的孔徑為5~12mm;
分子量為400kg/mol~650kg/mol的粘性介質注入的所述注料通道的孔徑為13~22mm;
分子量為700kg/mol~900kg/mol的粘性介質注入的所述注料通道的孔徑為23~35mm;
所述注料通道的注入口與所述容納腔連通,所述注入口包括多個子孔;
所述通孔的孔徑為0.05 mm ~0.2mm;
所述通孔在所述細孔板上的開孔率為60%~80%;
所述混合通道包括依次連接的擠壓段及混合段,所述入口位于所述擠壓段,所述出口位于所述混合段;
在從所述混合通道的入口到出口的方向上,所述擠壓段的孔徑逐漸減?。?/p>
在過所述擠壓段軸線的截面上,所述擠壓段的截面形狀為梯形,所述梯形的兩個腰之間的夾角為30°~60°。
2.一種粘性介質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應用于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粘性介質制備裝置,所述制備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S10、建立粘性介質擠壓過程速率敏感指數與壓力值對應的預存數據;
S20、將不同分子量的粘性介質按照設定比例注入到介質倉內;
S30、通過推桿向粘性介質施加壓力,粘性介質通過細孔板進入到擠壓模的混合通道內,并從混合通道的出口排出;
S40、收集從所述混合通道的出口排出的混合后的粘性介質;
S50、將混合后的粘性介質重新加入所述介質倉內,并重復步驟S30和步驟S40進行重復混合直至所述混合通道內的壓力穩定不變,得到最終的粘性介質;
S60、將最后測量的所述混合通道內的壓力值與所述預存數據匹配,得到最終的粘性介質的速率敏感指數。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將不同分子量的粘性介質按照設定比例注入到介質倉內包括如下步驟:
按照設定比例向不同的注料通道內加入不同分子量的粘性介質;
通過注料通道內的壓桿將不同分子量的粘性介質注入介質倉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未經哈爾濱工業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84518.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