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五次折疊便攜式象棋棋具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81804.6 | 申請日: | 2021-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75550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07 |
| 發明(設計)人: | 張衛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衛林 |
| 主分類號: | A63F3/00 | 分類號: | A63F3/00;A63F3/02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32000 吉林省*** | 國省代碼: | 吉林;2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五次 折疊 便攜式 象棋 棋具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五次折疊便攜式象棋棋具,含上版塊、中版塊、下版塊、收納時呈側立狀的32個棋子、13個鉸鏈、6個彈性牽帶。(計時器未列入棋具要素之中是因為只在包裝盒預留了一個計時器收納位置,配備與否由本棋具使用者自行決定。)上版塊僅含四個棋盤塊;下版塊塊亦僅含4個棋盤塊;中版塊除含4個棋盤塊外另含1個連接條及1個收棋盒。本發明通過五次折疊技術使得象棋棋具的俯視面積縮斂至展開時的十三分之一,體積僅為三次折疊棋具的三分之二,二次折疊棋具的四分之一,精巧質樸、大道至簡、便捷空前、易制耐用、性價比高,是一種教學與對弈兼容、職業與娛樂均行、比賽與訓練皆可、成人與少年通用的普適型便攜式象棋棋具。五次折疊技術既在其初始切入的象棋領域有普適性,又對后繼面臨的其他領域有不可避免的外溢效應。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象棋棋具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五次折疊便攜式象棋棋具。
背景技術
象棋(英文名:Xiangqi),亦作象碁、中國象棋,中國傳統棋類益智游戲,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屬于二人對抗性游戲的一種,由于用具簡單,趣味性強,成為流行極為廣泛的棋藝活動。中國象棋是中國棋文化也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在棋具改進創新的歷程中,二次折疊棋具側重的是職業性,三次折疊棋具側重的是娛樂性,四次折疊棋具側重的是傳承性—即對專業棋童的關注和培養,現有技術下所缺乏的是一種具有普適性—即各方所需均能兼容、場合雖變不為所累的棋具,而五次折疊技術恰好使相應棋具滿足了這一似乎不可實現的夢幻般的奢求。由于五次折疊便攜式象棋棋具折疊后的俯視面積僅為展開時的1/13,體積僅為3次折疊棋具的2/3,2次折疊棋具的1/4,因而形態精巧質樸、達到了大道至簡的境界,且便捷空前、易制耐用、性價比高,是教學與對弈、比賽與訓練、職業與娛樂、成人與少年皆可通用的普適型棋具。
五次折疊技術不僅在其初始切入的象棋領域具有強大的普適性,而且對后繼面臨的其他領域而言具有廣泛的外溢效應;在不遠的將來我們或許便會看到它在諸多領域(如國防——戰地用雷達,能源——旅行用光伏板,傳媒——室外臨時用巨型屏幕等等)產業升級過程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展示、驗證和運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五次折疊便攜式象棋棋具,具有通過折疊技術使得象棋棋具的俯視面積縮斂至展開時的十三分之一,體積僅為三次折疊棋具的三分之二,二次折疊棋具的四分之一,具有收展快捷、外出便攜、易制耐用、普適兼容、質樸精巧、性價比高的優點,解決了現有技術的一系列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五次折疊便攜式象棋棋具,包括上版塊、中版塊、下版塊、32個收納后側立在收棋盒中的棋子、13個鉸鏈、6個彈性牽帶。
優選的,所述上版塊包括第1棋盤塊(1)、第2棋盤塊(2)、第 3棋盤塊(3)和第4棋盤塊(4),需以3個鉸鏈橫向分別鉸接在3 個相應的關節處左右。
優選的,所述中版塊包括第5棋盤塊(5)、第6棋盤塊(6)、第 7棋盤塊(7)和第8棋盤塊(8)、還有連接條(13)、收棋盒(14),需以5個鉸鏈橫向分別鉸接在5個相應的關節處左右。
優選的,所述下版塊包括第9棋盤塊(9)、第10棋盤塊(10)、第11棋盤塊(11)和第12棋盤塊(12),需以3個鉸鏈橫向分別鉸接在3個相應的關節處左右。
優選的,所述上版塊的3個關節處、中版塊的前3個關節處和下版塊的3個關節處,分別對應在3條平行的縱軸線上。
優選的,3個版塊中所含的共計12個棋盤塊,均乃面積相同、厚度一致、形狀全等、長寬比為3:2的矩形。
優選的,左縱軸線及軸線上的3個鉸鏈與右縱軸線及軸線上的3 個鉸鏈均位于棋盤正面,中縱軸線及軸線上的3個鉸鏈則位于棋盤的背面。因此三條縱軸線之間的平行關系是立體的薄三棱柱三個棱之間的兩兩平行關系,而非三線一平面的非立體平行關系。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衛林,未經張衛林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8180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靈敏放大器及其控制方法
- 下一篇:顯示裝置和終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