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偏光片及柔性可折疊顯示面板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81724.0 | 申請日: | 2021-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35141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5 |
| 發明(設計)人: | 張允題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5/30 | 分類號: | G02B5/30;G02B1/14;G09F9/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王紅紅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漢市東湖新技術***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偏光 柔性 可折疊 顯示 面板 裝置 | ||
本申請公開了一種偏光片,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第一保護層、線偏層和第二保護層,所述線偏層背離所述第二保護層的一側設置有遮光層;所述遮光層位于所述第一保護層和所述線偏層之間,且所述第一保護層背離所述線偏層的一側面為一平整面;所述遮光層位于所述線偏層的邊緣。本申請還提供一種柔性可折疊顯示面板裝置。本申請提供一種在非顯示區印刷遮光層的偏光片,所述偏光片應用于柔性可折疊顯示面板裝置中,可避免柔性可彎折蓋板與顯示面板貼合時造成的四周變形、鼓包、氣泡的現象。
技術領域
本申請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偏光片及柔性可折疊顯示面板裝置。
背景技術
智能手機終端發展至今形態千變萬化,出現了極致邊框、瀑布屏、屏下攝像頭、可折疊等形態。其中,可折疊手機因為結合了平板及手機的特點及差異化賣點,具有非常廣闊的市場前景。
柔性面板是在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有機發光二極管)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其發光原理為:在外部直流低電壓高電場信號驅動下,顯示面板內空穴和電子分別從陽極和陰極注入、然后遷移至有機發光層中,相遇形成激子,激子在電場作用下將能量傳給有機發光分子并激發有機分子中的電子從基態躍遷至激發態,隨后從激發態回到基態時輻射躍遷,將能量以光子形式釋放,從而實現有機發光材料的電致發光。
圖1為現有的柔性可折疊顯示面板裝置的疊構示意圖,該柔性可折疊顯示面板裝置由柔性可折疊蓋板(CW/UTG)40'、透明光學膠(OCA)30'、偏光片(POL)10'、顯示面板(Panel)20'、背板膜(BP)50'及散熱復合材(SCF)60'組成;其中,該偏光片10'由第一保護層11'(TAC)、線偏層12'(PVA)、第二保護層13'(COP)、第一壓敏膠15'(PSA)、相位延遲片16'(Retrader)及第二壓敏膠17'(PSA)組成。如圖1所示,顯示面板有源區(active area)為像素區或顯示區AA,提供顯示作用;在顯示區以外區域為驅動線路繞線區,此區域無法顯示,為非顯示區NA。如圖1所示,柔性可折疊顯示面板裝置中,柔性蓋板(CW,cover window)或超薄玻璃蓋板(UTG,ultra thin glass)起到保護顯示屏的作用;同時,CW/UTG四周邊緣會印刷一層油墨14',遮住顯示面板20'顯示區AA以外的驅動線路繞線區(即非顯示區NA),以防止顯示面板20'非顯示區NA的金屬驅動線路可見,而影響整機外觀。然而,由于油墨層14'是在CW/UTG制作完成之后再印刷上去的,且油墨14'的厚度約為10至20um,會形成一個臺階,即為油墨斷差,如圖2所示,圖2為圖1中的第一保護層11'貼合前與油墨層14'的結構示意圖。為了可折疊要求,柔性可折疊蓋板40'的厚度薄且硬度較低,因此斷差的存在會使得柔性可折疊蓋板40'與顯示面板20'貼合時存在四周變形、鼓包、氣泡等不良,這會嚴重影響產品外觀及良率。
因此,亟需提供一種偏光片及柔性可折疊顯示面板裝置,以改善柔性可彎折蓋板與顯示面板貼合時因油墨斷差造成的四周變形、鼓包、氣泡的技術問題。
發明內容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在偏光片非顯示區上印刷遮光層的偏光片,將所述偏光片應用于柔性可折疊顯示面板裝置中后可減少可折疊手機柔性蓋板與OLED模組材料貼合時產生變形等不良的技術。
本申請實施例提供一種偏光片,包括依次層疊設置的第一保護層、線偏層和第二保護層,所述線偏層背離所述第二保護層的一側設置有遮光層;所述遮光層位于所述第一保護層和所述線偏層之間,且所述第一保護層背離所述線偏層的一側面為一平整面;所述遮光層位于所述線偏層的邊緣。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偏光片還包括相位延遲片(Retrader),所述相位延遲片通過第一壓敏膠(PSA)與所述第二保護層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一保護層為三醋酸纖維薄膜(TAC膜)或COP膜。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述第二保護層為三醋酸纖維薄膜(TAC膜)或COP膜。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武漢華星光電半導體顯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81724.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