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信道編碼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及相關設備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2110181428.0 | 申請日: | 2017-06-23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94844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2-14 |
| 發(fā)明(設計)人: | 馬蕊香;呂永霞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00 | 分類號: | H04L1/00;H04W28/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huán)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熊永強;李稷芳 |
| 地址: | 518129 廣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信道編碼 方法 數據 接收 相關 設備 | ||
本發(fā)明實施例公開了一種信道編碼、數據接收方法及相關設備,其中的方法可包括:向終端設備發(fā)送第二指示信息;對傳輸塊TB加載循環(huán)冗余校驗比特并分割為k個編碼塊CB;將k個CB分別進行信道編碼,得到信道編碼后的比特序列Sj,j=1、2…k,集合S={S1,S2…Sk};將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個基本傳輸時間單元的傳輸資源上,其中,Sj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個基本傳輸時間單元的子集或全集的傳輸資源上,Sj映射在N個基本傳輸時間單元的子集或全集上的傳輸資源上,N個基本傳輸時間單元的傳輸資源上Sj的起始位置是由傳輸塊TB的至少N次傳輸的冗余版本確定的。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信道編碼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及相關設備。
背景技術
目前,時隙綁定(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Bundling,TTI Bundling)技術是將一個數據包在連續(xù)多個TTI資源上重復進行傳輸,接收端將多個TTI資源上的數據合并達到提高傳輸質量的目的。
長期演進(Long Term Evolution,LTE)中物理層調度的基本單位是1ms,這樣小的時間間隔可以使得LTE中應用的時間延遲較小。然而在某些小區(qū)邊緣,覆蓋受限的情況下,UE由于受到其本身發(fā)射功率的限制,在1ms的時間間隔內,可能無法滿足數據發(fā)送的誤塊率(Block Error Rate,BLER)要求。因此,LTE中提出了TTI Bundling的概念,對于上行的連續(xù)TTI進行綁定,分配給同一用戶設備(User Equipment,UE),這樣可以提高數據解碼成功的概率,提高LTE的上行覆蓋范圍。
如圖1所示,圖1為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傳輸塊(Transport Block,TB)的結構示意圖,圖1中,上行子幀0,1,2,3綁定在一起,通過混合自動重傳請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process 0進行傳輸。子幀0到3分別發(fā)送相同傳輸塊TB的不同冗余版本(Redundancy Version,RV)RV0,RV1,RV2,RV3?,F有技術采用了相同傳輸塊的不同冗余版本:RV0,RV1,RV2,RV3,導致多次傳輸的數據不總是從信道編碼后的比特序列中連續(xù)讀取。在一些通信應用場景中,對于一些編碼方式,多次傳輸的數據不連續(xù),可能會解碼性能不穩(wěn)定,導致整個系統(tǒng)性能不穩(wěn)定。在不同的傳輸情況下,如何從信道編碼后的比特序列中選取編碼后的比特進行發(fā)送使得數據使得系統(tǒng)性能最好,成為急需解決的問題。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信道編碼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及相關設備,可以在基本傳輸時間單元聚合調度時,保證信道解碼的穩(wěn)定性。
第一方面,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信道編碼方法,可包括:發(fā)送設備對傳輸塊TB加載循環(huán)冗余校驗比特;所述發(fā)送設備將加載循環(huán)冗余校驗比特后的TB分割為k個編碼塊CB,所述k為大于等于1的整數;所述發(fā)送設備將所述k個CB分別進行信道編碼,得到信道編碼后的比特序列Sj,j=1、2…k,集合S={S1,S2…Sk};所述發(fā)送設備將所述S中的所有元素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N個基本傳輸時間單元的傳輸資源上,所述N為大于1的整數,其中,所述Sj中的部分或全部比特序列映射在Mj個基本傳輸時間單元的傳輸資源上,所述Mj個基本傳輸時間單元為所述N個基本傳輸時間單元的子集或全集,j=1、2…k,所述Mj為大于1且小于或者等于所述N的整數,所述Sj映射在所述Mj個基本傳輸時間單元中的第m個基本傳輸時間單元上的最后一個比特,與映射在第m+1個基本傳輸時間單元上映射的第一個比特在所述Sj中是連續(xù)的,所述m為大于或者等于1的整數,且所述m+1小于或者等于所述Mj。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為技術有限公司,未經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8142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tǒng)、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tǒng)、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fā)送方法、數據發(fā)送系統(tǒng)、數據發(fā)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tǒng)、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tǒng)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fā)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fā)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fā)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fā)系統(tǒng)、數據發(fā)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fā)方法
- 數據發(fā)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fā)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fā)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fā)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