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無塵室智能化通風過濾裝置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72707.0 | 申請日: | 2021-02-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923454B | 公開(公告)日: | 2022-01-25 |
| 發明(設計)人: | 任濟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恒隆世紀技術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24F3/167 | 分類號: | F24F3/167;F24F7/08;F24F7/003;F24F8/108;F24F8/90;F24F13/28;F24F11/74;F24F11/58;F24F11/89 |
| 代理公司: | 深圳運贏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4771 | 代理人: | 王倩斐 |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龍崗區平湖街道華南大道一號***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無塵室 智能化 通風 過濾 裝置 | ||
本發明公開一種無塵室智能化通風過濾裝置,包括排風單元、空調機組、送風單元、環境監測單元和控制單元,排風單元包括排風口和排風管道,送風單元包括送風口、送風過濾裝置和送風管道,空調機組將回排風道導入的室內空氣經過濾、冷卻或加熱處理后再次送入送風單元,環境監測單元包括CO2濃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PM2.5傳感器,控制單元包括控制器和智能終端。本發明通過環境監測單元監測無塵室工作區域的氣體環境,控制單元根據實時的氣體環境控制排風單元、空調機組和送風單元工作,從而保持無塵室內的空氣條件保持相應的潔凈度、溫濕度。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無塵室通風設備領域,具體的是一種無塵室智能化通風過濾裝置。
背景技術
無塵室是指在一定空間范圍內將空氣中的微粒子、有害空氣、細菌等污染物減少到規定指標下,將室內的溫度、潔凈度、室內壓力、氣流速度與氣流分布、噪音振動及照明、靜電控制在某一需求范圍內而特別設計的房間。即不論外在空氣條件如何變化,其室內均能維持原先所設定要求的潔凈度、溫濕度及壓力等性能。
現有的無塵室主要適用于醫藥生產企業,潔凈室的溫濕度是由組合式凈化空調器控制和調節的。然而,隨著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尤其是集成電路生產技術的發展,集成電路芯片生產的線寬由0.45微米發展到0.11微米,甚至由微米級向納米級發展,溫度的變化可能影響生產工藝,導致成品率下降;同時,由于其生產工藝對潔凈度的要求很高,使得其潔凈室內排風量比較大。因此,這種潔凈室需要通過高精度的溫度控制,未消除溫度變化對生產的影響。如果用傳統的組合式空調器調溫的方式,要達到潔凈室內高精度的溫度及潔凈度的控制是很困難的。
同時,現有的無塵室大部分采用在進門的時候使用除塵系統,如風淋室等,而進入車間后,則缺乏有效的除塵方法,只能按照規定時間再整理清理,而實際使用儀器時候、人體體表產生的皮脂或者頭屑,均能或多或少的產生灰塵,長時間使用后,同樣在車間內部會發現累積,并影響檢測質量,導致出現產品質量問題。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到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無塵室智能化通風過濾裝置,通過環境監測單元監測無塵室工作區域的氣體環境,控制單元根據實時的氣體環境控制排風單元、空調機組和送風單元工作,從而保持無塵室內的空氣條件保持相應的潔凈度、溫濕度。
本發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無塵室智能化通風過濾裝置,包括排風單元、空調機組、送風單元、環境監測單元和控制單元;
排風單元包括排風口和排風管道,排風口設置均勻設置在建筑內部工作區,排風管道連接排風口和空調機組;
送風單元包括送風口、送風過濾裝置和送風管道,送風口與送風過濾裝置的出氣端固定,送風管道連接送風過濾裝置進氣端和空調機組,送風過濾裝置內設有濾網檢測模塊、濾網清潔模塊和流量監控模塊;
空調機組設置在建筑墻壁外部,空調機組底部設有進氣口,進氣口與外界大氣相通,空調機組將回排風道導入的室內空氣經過濾、冷卻或加熱處理后再次送入送風單元;
環境監測單元包括CO2濃度傳感器、溫度傳感器、PM2.5傳感器,環境監測單元均勻設置在建筑內部工作區;
控制單元包括控制器和智能終端,控制器分別與排風單元、空調機組、送風單元和環境監測單元信號連接,智能終端通過無線網絡與控制器連接,智能終端上設置嵌入式軟件系統。
進一步優選地,控制器為基于STM32F407ZGT6芯片的單片機,智能終端通過4G網絡、5G網絡或無線Wifi與控制器信號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恒隆世紀技術工程有限公司,未經深圳恒隆世紀技術工程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72707.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