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連續化瀝青生產反應釜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68768.X | 申請日: | 2021-02-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08219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18 |
| 發明(設計)人: | 王慶;于永坤;崔成武;翟首昌 | 申請(專利權)人: | 山東隆信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19/18 | 分類號: | B01J19/18;B01J19/00;G01K13/00;G01H17/00 |
| 代理公司: | 廣東有知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44681 | 代理人: | 崔新芬 |
| 地址: | 255000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連續 瀝青 生產 反應 | ||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連續化瀝青生產反應釜,包括釜體和反應釜監控系統,所述釜體的固定連接有灌料口,所述灌料口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灌料口的頂部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法蘭,所述釜體的的頂部和底部均固定連接有電機固定套,所述電機固定套的頂部通過固定螺栓固定連接有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攪拌輥。該連續化瀝青生產反應釜,通過反應釜監控系統的設置,可以有效對釜體的實時情況進行監控和反饋,通過PC終端可以進行了解,并且可以通過設置數值來監測反應釜的是否穩定,大大加強了反應釜的穩定性,通過套筒、伸縮桿、伸縮彈簧和復位彈簧的設置,可以對攪拌輥進行移動的緩沖,增加攪拌輥的使用壽命。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生產設備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連續化瀝青生產反應釜。
背景技術
在道路施工過程中,通常采用瀝青混凝土來鋪設道路,在瀝青混凝土制作過程中個,需要將瀝青或其他物質加熱進行混合配料,磁石需要反應釜進行加熱混合。
現有的瀝青配料用反應釜多采用單根驅動軸的方式,長度過長導致在旋轉過程中由于離心力和瀝青的重力作用而發生偏移,影響攪拌桿使用壽命,需要經常更換,并且外面釜體溫度恒溫不穩定,并且沒有一定的控制方法。
發明內容
(一)解決的技術問題
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連續化瀝青生產反應釜,具備保護驅動軸和恒溫等優點,解決了上述背景技術中心所提到的問題。
(二)技術方案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連續化瀝青生產反應釜,包括釜體和反應釜監控系統,所述釜體的固定連接有灌料口,所述灌料口的數量為兩個,兩個所述灌料口的頂部均固定連接有固定法蘭,所述釜體的的頂部和底部均固定連接有電機固定套,所述電機固定套的頂部通過固定螺栓固定連接有攪拌電機,所述攪拌電機的輸出端固定連接有攪拌輥,所述攪拌輥的表面套接有轉動軸,所述轉動軸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頂部插接有伸縮桿,所述伸縮桿的底部套接有伸縮彈簧,所述套筒的外表面套接有復位彈簧,所述伸縮桿的頂部固定連接有外接圈,所述攪拌輥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有擾流桿,所述釜體的外表面設置有恒溫體,所述恒溫體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支撐腿,所述支撐腿的底部固定連接有支撐腳,所述釜體底部的一側固定連接有排料口,所述排料口貫穿恒溫體并延伸至恒溫體的一側,所述恒溫體的一側設置有進液口,所述恒溫體的另一側設置有出液口,所述進液口和出液口的一側均固定連接有回液管,所述回液管的一端固定連接有恒溫裝置,所述恒溫裝置的表面設置有顯示屏。
優選的,所述電源模塊的輸出端與反應釜監控系統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數據采集模塊的輸出端與信號濾波器的輸入端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數據采集模塊包括溫度傳感器、振動傳感器和溫控器,所述信號濾波器的輸出端與信號放大器的輸入端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信號放大器的輸出端與A/D轉換器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A/D轉換器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輸入模塊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的輸入端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輸入模塊包括鍵盤,所述中央處理器的輸出端與顯示模塊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顯示模塊包括顯示屏,所述中央處理器的輸出端與儲存單元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儲存單元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的輸入端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儲存單元包括反應指令存儲模塊和安全數值存儲模塊,所述中央處理器的輸出端與通信模塊輸入端電連接,所述通信模塊的輸出端與個人終端輸入端信號連接。
優選的,所述個人終端的輸出端與通信模塊的輸入端信號連接,所述通信模塊的輸出端與中央處理器的輸入端電連接。
優選的,所述個人終端包括移動終端和PC終端,所述中央處理器的輸出端與警報器的輸入端電連接,所述中央處理器的輸出端與繼電器的輸入端電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山東隆信藥業有限公司,未經山東隆信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6876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