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核酸適體及其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65998.0 | 申請日: | 2021-02-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695038B | 公開(公告)日: | 2023-05-26 |
| 發明(設計)人: | 林俊生;杜燁芃 | 申請(專利權)人: | 華僑大學 |
| 主分類號: | C12N15/115 | 分類號: | C12N15/115;G01N33/53;G01N33/58;C12Q1/6844 |
| 代理公司: | 廈門市首創君合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5204 | 代理人: | 張松亭;姜謐 |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 | 國省代碼: | 福建;3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酯 抗生素 核酸 及其 應用 | ||
本發明公開了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核酸適體及其應用,其包括如SEQ?ID?NO.11所示的序列。本發明在不依賴昂貴儀器和專業操作訓練的情況下,便可便捷快速有效地檢測樣品中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特別針對在水體及食品中殘留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檢測,進而可以溯源降低和防止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具有重要意義。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生物醫學技術領域,具體涉及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核酸適體及其應用。
背景技術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包括紅霉素、羅紅霉素、阿奇霉素。由于其廣譜和高效的特點在世界范圍內大規模使用,導致地表水體中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濃度超標。特別是由于紅霉素的濫用導致的水源污染。其在自然界中極難分解,直接破壞生態平衡和環境安全,并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特別是影響人體的腸胃消化正常菌群系統。預防和治理污染,首先需要可行的檢測方法。目前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檢測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譜法和氣相色譜法,所需儀器昂貴,不適應現場快速地分析檢測。因此,如何簡便快速、準確、靈敏地檢測出污染物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缺陷,提供一種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核酸適體。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核酸適體的應用。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檢測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核酸適體,其包括如SEQ?ID?NO.11所示的序列。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如SEQ?ID?NO.11所示。
本發明的另一技術方案如下:
上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核酸適體在檢測大環內酯類抗生素中的應用。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為紅霉素。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采用納米金比色檢測法。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采用重組酶聚合酶擴增法。
本發明的再一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檢測方法,使用上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核酸適體。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所述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為紅霉素。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其為納米金比色檢測法。
在本發明的一個優選實施方案中,其基于重組酶聚合酶擴增法。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能夠高親和力高特異性地識別并結合紅霉素。
2、本發明在不依賴昂貴儀器和專業操作訓練的情況下,便可便捷快速有效地檢測樣品中的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特別針對在水體及食品中殘留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的檢測,進而可以溯源降低和防止大環內酯類抗生素對環境和人體的危害,具有重要意義。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的抗紅霉素適體的制備過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1中的核酸適體篩選過程中Round?20的qVCR監測結果。其中,Target?eluting:靶標洗脫產物的擴增曲線;DPBS?washing:對照DPBS洗滌產物的擴增曲線。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的單克隆PCR鑒定結果。其中,箭頭指示用于對應的克隆為陽性克隆。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2中的Ery_06二級結構預測圖。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華僑大學,未經華僑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65998.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