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姜科中藥配方顆粒的近紅外光譜鑒別模型構建方法和鑒別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2110154200.2 | 申請日: | 2021-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3029999B | 公開(公告)日: | 2022-11-15 |
| 發明(設計)人: | 劉遠俊;魏梅;鐘文峰;陳巧華;甘力帆;汪梅;干麗;梁志毅;程學仁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21/3563 | 分類號: | G01N21/3563;G01N21/359;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華進聯合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杜寒宇 |
| 地址: | 528244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中藥 配方 顆粒 紅外 光譜 鑒別 模型 構建 方法 鑒別方法 | ||
本發明涉及一種姜科中藥配方顆粒的近紅外光譜鑒別模型構建方法和鑒別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采集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配方顆粒的樣品的近紅外光譜,分為參考光譜集和測試光譜集;在近紅外光譜范圍,對所述參考光譜集的近紅外光譜進行預處理,采用定性分析的基本算法,建立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配方顆粒的近紅外光譜鑒別模型;對所述鑒別模型進行評價。解決了難以鑒別區分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配方顆粒的問題,具有高效便捷、結果準確、不破壞樣品、無化學試劑污染等優勢。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藥物分析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姜科中藥配方顆粒的近紅外光譜鑒別模型構建方法和鑒別方法,具體是涉及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配方顆粒的近紅外光譜鑒別模型構建方法和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配方顆粒的鑒別方法。
背景技術
生姜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鮮根莖,干姜為姜的干燥根莖,炮姜、姜炭為干姜的兩種炮制加工品。《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版)第一部中,將以上四者分開并分別進行描述。四者在中醫臨床應用方面有所區別,生姜具有解表散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解魚蟹毒等功效,干姜具有回陽通脈,溫肺化飲等功效。炮姜辛燥之性較干姜弱,作用緩和持久且能止瀉止痛,而姜炭更偏向于止血。因此,需要將這四種飲片區分開來。四者氣味相近,傳統的鑒別方法主要是根據飲片的外觀性狀來鑒別,例如生姜表面黃褐色或灰棕色,干姜表面灰黃色或淺灰棕色,炮姜表面呈不規則膨脹,表面棕黑色或棕褐色,而姜炭表面呈焦黑色等特征。但是,這四種飲片經過水提、濃縮、干燥制成中藥配方顆粒后,失去了原有的外形特征,四者便難以鑒別區分。
現有的薄層色譜法對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的鑒別效果不明顯,(竇欣.薄層色譜法鑒別干姜不同炮制品[J].科技信息,2013,(15):484,492.)。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雖然能指認出6-姜酚、8-姜酚、10-姜酚等色譜峰,但這些峰基本屬于共有峰(龍全江,李文濤,張穎,等.不同加工法制得的干姜片及炮制品高效液相色譜指紋圖譜比較研究[J].甘肅中醫藥大學學報,2019,36(2):23-27.),仍然難以準確鑒別四者。而且以上色譜分析方法至少存在以下缺點:制樣過程繁復、樣品被破壞、分析時間長、化學試劑污染等。因此,有必要建立高效準確的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配方顆粒的鑒別方法。
發明內容
基于此,本發明提供一種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配方顆粒的近紅外光譜鑒別模型構建方法和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配方顆粒的鑒別方法。
所述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配方顆粒的近紅外光譜鑒別模型構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采集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配方顆粒的樣品的近紅外光譜,分為參考光譜集和測試光譜集;
在近紅外光譜范圍,對所述參考光譜集的近紅外光譜進行預處理,采用定性分析的基本算法,建立生姜、干姜、炮姜和姜炭配方顆粒的近紅外光譜鑒別模型;將所述參考光譜集和所述測試光譜集的近紅外光譜導入所述鑒別模型,以所述參考光譜集和所述測試光譜集的識別準確率均≥80%為指標,選擇所述預處理的方法,選擇所述近紅外光譜范圍,選擇所述定性分析的基本算法;
所述近紅外光譜范圍選自12000.0cm-1~4000.0cm-1中的一段范圍;
所述預處理的方法選自矢量歸一化(Vector normalization)、一階導數(Firstderivative)、二階導數(Second derivative)及平滑處理(Smoothing)中的一種或多種組合;
所述定性分析的基本算法選自歐式距離標準法(Eucliden distance standard)、因子化法(Factorization)、原始光譜因子化法(Original spectras factorization)、相關系數法(Correlation coefficient)、第一范圍標定法(Scaling to first range)或重新水平歸一化法(Normal to reprolevel);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未經廣東一方制藥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54200.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超超臨界機組用馬氏體耐熱鋼管件
- 下一篇:一種移動型一體式信號接收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