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吸水樹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縮效果的測試裝置及其評價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2110153200.0 | 申請日: | 2021-02-04 |
| 公開(公告)號: | CN112858647A | 公開(公告)日: | 2021-05-28 |
| 發明(設計)人: | 熊劍平;謝政專;張仰鵬;周勝波;陳宇;張衛兵;韋萬峰;王彬;焦曉東;陳家鋒;張斐 | 申請(專利權)人: | 廣西交科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N33/38 | 分類號: | G01N33/38 |
| 代理公司: | 南寧深之意專利代理事務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23 | 代理人: | 黃南概 |
| 地址: | 540004 廣西壯*** | 國省代碼: | 廣西;4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吸水 樹脂 抑制 水泥 混凝土 收縮 效果 測試 裝置 及其 評價 方法 | ||
1.一種吸水樹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縮效果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1)、溫度加熱裝置(2)、濕度控制裝置(3)、外框架(5)及計算機控制系統;所述的箱體(1)為全透明并且內部側壁的兩側分別設置溫度加熱裝置(2);所述的箱體(1)的頂部設置濕度控制裝置(3),底部設有蓄水槽(11),箱體(1)的一側設有外開門A(13);所述的蓄水槽(11)通過導管連接濕度控制裝置(3);所述的蓄水槽(11)內設有開口向上的殼體(7),殼體(7)的開口處安裝有用于支撐混凝土試件的透明板(12);所述的透明板(12)表面的中間設有激光反光標記點A(4);所述的殼體(7)內部設有豎直向上的激光三維掃描儀A;所述的箱體(1)側邊的四個內側表面中心分別設有激光反光標記點B,所述的箱體(1)上側內表面中心設有激光反光標記點C;
所述的箱體(1)外側設置外框架(5);所述的外框架(5)的四個內側表面面中心分別設有水平朝內的激光三維掃描儀B,所述的外框架(5)的上內側表面設有豎直向下激光三維掃描儀C(6);所述的激光三維掃描儀A的位置與激光反光標記點A(4)相對應;所述的外框架(5)的四個激光三維掃描儀B的位置分別與箱體(1)的四個激光反光標記點B一一相對應;所述的激光三維掃描儀C(6)的位置與激光反光標記點C相對應;
所述的外框架(5)設有與外開門A(13)同側的外開門B(51);
所述的濕度控制裝置(3)包括濕度傳感器、泵體(31)和安裝在箱體(1)內頂部的水霧噴嘴(32);所述的濕度傳感器設置在箱體(1)內的側壁;所述的泵體(31)通過管道連接水霧噴嘴(32);
所述的計算機控制系統分別與溫度加熱裝置(2)、濕度控制裝置(3)、激光三維掃描儀A、激光三維掃描儀B、激光三維掃描儀C(6)電性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樹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縮效果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溫度加熱裝置(2)采用鰭片式散熱管形電熱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樹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縮效果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激光反光標記點(4)為亞鐵磁性,粒徑2c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樹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縮效果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7)內的激光三維掃描儀A距離箱體(1)內的中心位置20cm;所述的外框架(5)頂部的激光三維掃描儀C(6)距離箱體(1)內的中心位置20cm;所述的外框架(5)的四個激光三維掃描儀B分別與箱體(1)內的中心位置相距20cm。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水樹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縮效果的測試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霧噴嘴(32)采用六頭式水霧噴嘴式。
6.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吸水樹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縮效果的測試裝置的評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室內制備兩組150mm×150mm×150mm的水泥混凝土試件,一組為吸水樹脂水泥混凝土試件,記為實驗組A(8);另一組為未摻入吸水樹脂的普通水泥混凝土試件,記為對照組B(9),除了吸水樹脂外,兩組混凝土試件的材料、級配和制備工藝均相同;
步驟S2:根據激光反光標記點A、4個激光反光標記點B、激光反光標記點C(4)的位置,采用激光三維掃描儀A、激光三維掃描儀B、激光三維掃描儀C(6)確定初始坐標系,并在實驗組A(8)及對照組B(9)的每個表面正中心設置六個激光反光標記點;
步驟S3:啟動溫度加熱裝置(2)、濕度控制裝置(3),其中溫度加熱裝置(2)的加熱溫度范圍為0~150℃,升溫速率為5℃/min,降溫速率為2/min,溫度變動范圍在±0.8℃,溫度均勻度為±2℃;濕度控制裝置(3)的噴出水霧粒徑范圍10~20μm,濕度控制范圍5RH~98RH%,溫度變動范圍在±2%RH;箱體(1)內按照設定的溫、濕度參數運行1h后,將實驗組A(8)及對照組B(9)置于箱體(1)內,實驗組A(8)及對照組B(9)距離不少于10cm;采用激光三維掃描儀A、激光三維掃描儀B、激光三維掃描儀C(6)在固定點掃描實驗組A(8)和對照組B(9),建立實驗組A(8)及對照組B(9)的初始坐標和三維云數據;
步驟S4:根據不同的時間間隔0h、3h、6h、12h、24h、48h、96h、192h,采集實驗組A(8)及對照組B(9)的三維云數據,通過掃描儀內置的軟件和計算機控制系統的CAD軟件,重構建立不同時間點實驗組A(8)及對照組B(9)的三維圖和六視圖,獲得實驗組A(8)及對照組B(9)的體積VA、VB,以及獲得實驗組A(8)及對照組B(9)的總表面積SA、SB,其中VA代表實驗組A(8)的體積、VB代表對照組B(9)的體積,SA代表實驗組A(8)的總表面積、SB代表對照組B(9)總表面積;
步驟S5:分別計算實驗組A(8)及對照組B(9)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即比表面積:
IA=SA/VA;
IB=SB/VB;
其中IA代表實驗組A(8)的變化率、IB代表對照組B(9)的變化率,比較兩組比表面積大小;則t時刻兩組試件的收縮率計算公式如下:
βA(t)= IA(t)/ IA(0);
βB(t)= IB(t)/ IB(0);
其中:βA(t)- 實驗組試件t時刻收縮率;βB(t)- 對照組試件t時刻收縮率;IA(t)表示實驗組A(8)在t時刻的比表面積,IB(t)表示對照組B(9)在t時刻的比表面積,IA(0)表示實驗組A(8)在0時刻的比表面積,IB(0)表示對照組B(9)在0時刻的比表面積;
步驟S6:進行吸水樹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縮效果的評價:
若βA(t)>βB(t),則表明吸水樹脂水泥混凝土的收縮程度小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則吸水樹脂具備良好的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縮效果;
若βA(t)≤βB(t),則表明吸水樹脂水泥混凝土的收縮程度等于或大于普通水泥混凝土,則吸水樹脂抑制水泥混凝土自收縮效果不佳或較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廣西交科集團有限公司,未經廣西交科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2110153200.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